東北網4月18日訊 17日,哈市物價局召開“地鐵1號線”票價定價第二次座談會。會上,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們表示,地鐵作為民生工程應向公交一樣給特殊群體優惠,同時應制定多種優惠政策。除此之外,代表和委員們建議,通過開發地鐵商業資源抵消運營成本。

2元起價得到認可
17日,哈市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又一次圍繞地鐵票價展開座談。
哈市人大代表張宇輝認為,地鐵1號線票價起步價為2元,實行計站式全程4元比較合理。現在乘公交車1元、空調大巴2元,考慮到地鐵的舒適性和快捷性,他認為2元錢起價會被大家接受。而8公裡內2元的價格與其他城市相比也相對便宜。張宇輝說,地鐵是惠及民生工程,此次地鐵定價主要考慮企業運營成本,票價既能讓老百姓坐得起,也能讓企業正常運營下去。
哈市政協科教文衛委員會副主任王慶雙認為,2元起步應保留,3塊錢全程票價較為合適,如果2號、3號線都鋪設完畢,那樣地鐵覆蓋面更廣,市民出行更為方便,價格可以提高到4—5元。
哈市政協委員李廷利認為,票價的定制首先需要考慮客流量。地鐵1號線在城市主乾線上,地鐵上面的地面交通同樣發達,市民是否以地鐵出行為工具?關鍵看什麼人是客流主體,綜合外省的經驗,應該是外圍往中心聚集,恰恰這部分人收入並不是很高。哈市地鐵客流量的主體是那些在哈南、哈東工作的人們,而這部分人對票價的承受能力不會很高。按區段定價,路程遠票價高,這部分主要客流量就會損失。他認為,地鐵實行一票制,票價定為3元,應該會有更多的客流量。
開發地鐵資源
抵消運營成本
因為哈市地鐵建設成本由政府負擔,因此制定地鐵票價只考慮運營成本。張宇輝說,這需要企業對地鐵運營成本進行科學嚴謹地控制,還應開發地鐵資源的商業潛質,因為在香港等地,進入地鐵之內就有吃喝玩一體的綜合體,地鐵運營可以通過廣告、有線電視等多種經營收入作為補償。
張宇輝說,地鐵的運營成本不能從票價回收,“電表廠已經黃了,為什麼還要以它命名站臺?”仔細閱讀17.5公裡各站點的名稱,他說,地鐵站名不應完全按地標地名進行報站,可以進行商業招標拍賣,站臺的冠名是一筆無形的資產,應該妥善利用。他提出公開拍賣站臺冠名權、車上、站臺附近的廣告以及車上的有線電視等資源,讓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其中。他建議,地鐵公司以及政府部門吸納這樣的企業參與其中,既獲得了運營資金,還能為老百姓省錢。
李廷利認為,在地鐵運營初期,票價制定不能以票務主要收入作為抵消運營成本的主要來源,應該充分發揮地鐵的附加值作用。他曾在韓國坐過地鐵,地下商鋪林立,就像一個小型的商場,吃喝等各種設施都有。他認為,利用地鐵的這一優勢,靠地鐵運營公司,這也是抵消運營成本的一個方式。
特殊群體應有優惠
哈市人大代表王俊迪認為,在試運營期,先實施全程2元的票價,到冰雪旅游高峰季節到來時,做相應調整。同時,應針對學生、65歲的老年人、貧困人群給予優惠,全程2元。對於一些上班族,可以推出月票制度,全程票價為3元。
哈市人大人事委聯絡處副處長鄭衛龍提出,哈市70歲以上老年人乘坐公交免費,學生半價,坐公交車比較便宜選擇的人也較多。如果讓他們花2元錢坐地鐵,價格可能稍高。另外,地鐵作為公益事業,哈市一些困難群體也應惠及,鄭衛龍建議,可以針對老人、學生及困難群體推出相應的優惠措施。李廷利也表示,地鐵可以推出月票、季票、年票等優惠形式,不僅能為百姓提供實惠,還能保證客流量。
哈市物價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楊曉明說,本月7日票價定價專家學者座談會初步確定階梯票價制,在此基礎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鑒的思路和辦法,近期,還將召開消費者座談會。目前地鐵成本監審工作已接近尾聲,並將公布單人單次乘坐地鐵成本。哈市物價監督管理局將認真吸納各界意見,努力使地鐵票價制定工作實現百姓、政府、企業“三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