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4月18日訊 16日20時至17日零時,記者隨同哈市公路管理處、運管處、路政稽查及省公路局等多部門,圍繞哈市周邊出口公路、阿城區綏滿公路和橫頭山公路等重要路線、節點,開展哈市春融期首次圍堵式夜查,一晚檢查車輛90餘臺,暫扣問題大貨14臺。
多部門下“猛藥”治超載
記者從近日舉行的哈市專項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會議上獲悉,即日起,哈市將重點治理車貨總重超過55噸的違法超限超載車輛,以賓縣、依蘭、雙城、五常、阿城、巴彥、呼蘭為治超重點區域。執法部門將24小時不間斷循環執法,各級政府及公路部門將對四五類危橋實施24小時有效監控。一年內存在超過3次以上違法超限超載記錄的駕駛員及車輛,駕駛證和車輛年檢到期不予審驗,並吊銷駕駛員從業資格證。今年,哈市政府將治超工作納入到對區、縣(市)政府的考核目標,對治超不力的區、縣(市)政府將進行行政問責。哈市還將組建67個路面治理稽查隊,對貨物裝載源頭環節實施全過程監管。
司機“躲貓貓”
16日21時許,記者在長江路治超檢測站附近看到,從阿城開往哈爾濱市區的多臺大貨車正在接受路檢路查。一些駕駛員發現有執法人員查車後,立即下車鎖上車門混入圍觀市民中,玩起了“躲貓貓”。據哈市公路管理處副處長呂冬雷介紹,這些車輛大多是車貨總重超55噸的違法超限超載車,個別車已把車胎壓得變了形,有明顯超載嫌疑。
多拉快跑肇事多
4個小時的夜查中,記者在多個公路口看到,大貨的車速驚人,不少車輛還一邊快跑一邊狂按喇叭,旁邊行駛的小型車輛都紛紛“打舵”躲避。
記者從哈市交通部門獲悉,大貨車多拉快跑經常造成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夜間行駛時,許多駕駛員還經常性地存在闖紅燈、超速等現象,一些車輛躲閃不及,就會被撞。
據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貨車司機透露,他們在夜間行車時都存在著一種“著急”心理,遇到路況極佳及照明好的公路時,許多司機都打著遠光燈疾駛而過,這種大意的心理很容易造成車禍。
陷入惡性循環
“我們知道超限超載行駛很危險,可是不超限超載怎麼能賺到錢呢?”16日晚,在橫頭山附近路段,核載17噸、實載30噸的貨車駕駛員李某對記者說,他受僱從橫頭山附近到哈市送貨。“這一路往返過路費近百元,油費數百元,按幾十元一噸的運價算,如果不超載,跑一趟下來基本賺不到錢。”他說,為了能找到活兒,司機經常以相互壓價“競爭”,然後再以超載超限找回成本。
一位貨主告訴記者:“貨車司機少跑幾趟我們就能省點兒錢,我們經常要求貨車能多裝點兒貨物。”
采訪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物流公司老板說,用執法手段動用很多的資源,也就抓幾個倒霉的,改變不了業態的惡性循環。其實,大家都知道,“超載超限”一直是城市的頑疾。“我們運輸行業特別希望政府能以經濟思路去治理超載超限,比如規范運輸市場阻止惡性競爭,減免路橋費等相關費用等,市場環境能讓物流成本與利潤的空間合理,瘋狂大貨纔能回歸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