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8日訊 經牡丹江市農業部門測算,確認目前全市耕地受澇面積達到245.8萬畝,佔耕地面積的26%。全市耕地明水面積也達到了45.8萬畝,佔耕地面積的4.8%。面對復雜的氣候及春播可能後延的情況,農業部門積極應對,已為搶播快播奠定了良好基礎。
春澇低溫影響今年春耕
據市農委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牡丹江市春耕面臨著三個主要問題。首先是牡丹江市春澇現象有可能發生。因2012年9月到封凍前,全市降雨量已超過90毫米,而去年同期僅為17.9毫米,比歷年平均值45.5毫米多出近39毫米,土壤封凍前,水分已處於超飽和狀態;加上春季雨雪較多,導致目前全市耕地受澇面積達到245.8萬畝,佔耕地面積的26%。全市耕地明水面積也達到了45.8萬畝,佔耕地面積的4.8%。這些地塊有可能會發生春澇現象。而由於牡丹江市坡崗地較多,不排除播種期間部分地塊出現春旱的可能性。
此外,氣象情況也給牡丹江市春耕帶來了一定影響。由於冬季降雪將較常年偏高,前段時間氣溫較常年偏低,造成積雪融化慢,土壤較常年冷涼,春整地等工作都較常年拖後,這將對當前備春耕生產帶來較大影響。同時,去年秋搶收、快收,還造成部分田間道路和水田基礎設施損毀,近40萬畝水田池埂遭到破壞,給今春水田征地和泡田造成不利影響。農田基礎設施損毀,也是春耕要面臨的問題。
多措並舉為搶春播打基礎
針對目前現狀,農業部門通過籌措春耕物資、加大科技培訓、優化調整種植結構、搶播快播前期准備等,進行了積極的應對。
今年因提早准備,全市春耕農資貯備充足,下擺速度快於往年。截至目前,全市已下擺各類農資27.96萬噸,佔應下擺量的88.2%,其中,化肥、柴油、農藥、農膜、種子分別下擺20.61萬噸、4.01萬噸、4070噸、3895噸和2.54萬噸,分別完成86.9%,92.2%,81.9%,92.6%,95.4%。
同時,全市還組織科技人員下鄉開展培訓2000多人次,舉辦各類培訓班1000多期,發放技術資料和宣傳單20多萬份,培訓農民20萬人次,有效保證了農民應對春澇的技術支持。
另外,牡丹江市還引導農民進行種植結構調整,全市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種植意向分別達到805萬畝和145.9萬畝,通過結構調整,預計可增加糧食產能0.5億斤以上、增加經濟作物收入1億元以上。全市1.25萬棟水稻育秧大棚清雪扣棚備土工作於4月4日全面完成,截至4月16日,已育苗180.8萬平方米,完成應育苗的36.6%。
在春耕准備工作中,全市已發放“四補”資金5.18億元,較上年增加0.41億元;全市應活雪散?面積225萬畝,已於四月初全部結束;應出地的155萬畝秸稈,也已完成90%以上。截至4月15日,全市13萬臺農機具已全部檢修完畢。為搶播快播奠定了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