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9日訊 天氣轉暖,近期屋內漏水、滲水的新聞熱線“熱得發燙”,記者調查發現,各處小區頂樓的居民都處於相同的窘境裡,屋頂漏水盆來接,耽誤工作無法正常生活,這已成了居民們的一塊心病。4月4日,本版就此事刊登了題為《將心比心屋漏維權真就這麼難嗎?》的報道,文章真實地反映出了多位居民承受屋頂漏水之苦的事實。文章發表後,受到齊齊哈爾市房管局領導和物業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的重視,並及時聯系到記者,希望為老百姓解答相關事宜,同時也讓大家明白,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4月9日,記者來到市房管局物業管理辦公室,史志學主任就此問題做了詳細解答:“首先對於媒體的這篇報道,我們非常重視,同時也真正地說出了全市居民樓漏雨的現狀。”史主任還提到,漏雨的情況一是由於今年的降雪量比往年都大,二是全市多數樓宇存在老舊散的問題,沒有物業管理,舊樓沒有房屋維修基金。“一方面,過去企業管理房子多,像企業分房。二方面是開發商代收維修基金,這是當時政策規定的,現在這些企業不存在了,開發商收完錢,有的不在這裡了,有挪用了的,當時這些老房子的維修基金,百姓雖然交了,但政府卻沒有收到這些錢,所以導致物業公司現在沒有資金支配。”史主任說。
誤區:物業費≠房屋維修基金
也許很多老百姓不明白,物業管理費和房屋維修基金不能混為一談,其實是兩碼事,“物業費按照全市物價部門規定,每平方米1.5角到3角錢,用來環境衛生,公共部分的服務,上下水疏通,清淘化糞池等。如果大修時,必須動用維修基金,居民樓要是沒有維修基金,物業企業就無力承擔。”史主任解釋。如拿維修樓房的屋頂來說,一個屋頂的維修費用就要達到近10萬元,而物業公司收取的物業費用一年都達不到如此費用。而有些小區的維修基金在日常大規模維修時使用完畢,那麼按照國家相關的規定和《維修基金的使用管理辦法》需要業主們續籌,“業主繳納房屋維修基金達到70%,就可以動用維修基金對樓體大修。不足30%時,就需要續籌了。按照規定,維修基金的收費標准是:棚改房30元/平方米、商品房35元/平方米、商服40元/平方米。”
史主任表示,目前續籌的這項工作非常難,很多居民基本上拒交,“很多頂樓屋頂需要維修時,樓下的老百姓多數認為,房蓋就該是頂樓住戶的,和我們樓下無關,這種想法完全錯誤,屋頂該是整棟樓的一部分,是需要住戶共同維護的。”而房屋維修基金不是像有些百姓想的那樣一次性交齊終身制,這就是很多百姓的思想誤區。房屋維修基金不是交給所屬物業公司,而是由房屋維修基金中心收取,而動用維修基金時,也不是物業公司調配,而是需要物業公司形成維修計劃申請材料,交予維修基金中心審核,按照相關規定啟用維修基金,招標施工單位對房屋進行修繕。在采訪過程中,很多百姓都說“物業年年修,年年漏”,這回百姓要明白,維修的事並不是物業公司的事,物業公司真是“躺著也中槍”了。史主任提醒:“動用維修基金之前,物業公司會征得業主委員會同意,簽字,公示維修錢數。沒有業主委員會,要征得業主代表的同意。”
理解:物業公司有難處
史主任還提到,他們一直督促物業公司及時上樓清掃積雪,但是存在一些困難,也希望百姓理解。由於北方氣候原因,白天房頂積雪融化,晚上氣溫降低水面上方結冰,而緊貼房蓋的冰層由於屋內室溫高,會透過房蓋反熱,所以導致上層結冰,下層凍不上而積水。積雪越厚,下面的積水越多。對於老化的房頂,積水則會滲入屋頂。而且,房頂的防水材料很薄,如清雪根本不能使用工具,但凡是刨了一個小坑,都會導致漏水情況發生,導致物業束手無策。而當物業公司挨家挨戶宣傳續籌維修基金時,很多樓下的業戶就“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拒不繳納維修基金。“老百姓覺得維權難了,但是要想到,權利是要在住戶盡義務之後纔能享有的,續籌維修基金就是住戶們應盡的義務,如沒有維修資金,雖然政府倡導為百姓服務維修,但是百姓也要理解政府,不可能拿出大筆資金修繕全市這麼多老舊散的居民樓,想解決漏水問題,那麼住戶還是得以自修為主。”史主任建議。
“物業企業是微利潤性的服務行業,現在的物業費收取標准是2008年時,換算三年前的市場收入標准,也就是按照2005年的人工標准換算的收費標准,2005年到2013年的物價和人工相差甚遠。原來物業僱傭保安800元/月,現在最少1500元/月。但由於樓房越來越舊,環境日益不好,收費率越來越低,新樓的時候交費認可,樓舊了則怪物業啥啥不管,就拒不交費。”史主任認為物業公司也需要僱傭人工,但由於物業收費沒提高,但人員開支增加了,物業費收不上來,導致物業行業服務沒辦法提高。某小區物業費收到10%,還要繼續維護小區的日常工作,真是難上加難。所以,全市即將要出臺地方立法引導物業公司往更好的趨勢發展,“今年全市人大將出臺《物業管理條例》,以後將對管理不好的,亂收費的進行處罰,整合物業公司,小公司將取消,形成規模化。”史主任說,“在產權過戶期間,沒有維修基金的都要續繳,現在在產權處已經有窗口了。”
如今,政府的“三件實事”之一,就是准備在鐵鋒區、龍沙區、建華區,每區選出兩個“老舊散”的小區作為老房改造試點,分別對小區的樓體、小區的環境、小區的封閉、小區內的道路、小區的老化管道等進行改造。同時也希望,各個小區的住戶們要愛護我們的家,在維護我們自身權利的同時也要盡到我們應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