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樹剛
哈113中物理名師,高級老師,哈市中學物理學科帶頭人。
重視『雙擊訓練』夯實基礎
1.要重視『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基礎知識包括:物理的概念、定義、物理量的字母表示,公式和單位、物理量的測量及測量儀器的使用,物理的基本原理和規律,常用的物理量的值、物理學史等等。這些知識是物理知識大廈的基石和組成部件,必須夯實和准確識記。
這一復習過程時提示您注意:
①關注概念的形成時的背景。
②概念的建立過程中,教材多數是通過活動或實驗等形式建立的,要學習並積累概念形成過程中使用的研究方法,測量方法,分析歸納方法等知識,並注意在解題過程中的合理使用。
③關於該概念的物理意義、定義、使用的符號和單位等知識需要注意嚴謹性,盡量做到原文表述,不能憑自己的理解進行轉義。
④利用好對比,類比等學習方法,將有關的知識放在一起集中復習,往往事半功倍。
⑤在復習過程中切忌簡單重復,死記硬背。
2.要重視『基礎技能』的訓練,提高知識應用的靈活性。
規律搞清楚了,方法會用了,還要趁熱打鐵,將知識進行融合,提高應用時的熟練程度。這個過程就要通過『基礎技能訓練』來完成。對於要復習知識的高頻題做好分類,對每個類型的典型題進行解題技巧的訓練和總結,逐步提高解題能力。此類知識復習時要注意:
①物理中的規律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總結出來的,在使用這些規律時,也需要注意使用條件。
②對規律的表述要進行准確的識記,對其中的關鍵字要進行深入的理解。 ③熟悉公式的數學形式及變形公式,注意代入數值時所使用的單位等。
3.要重視教材中的實驗。
實驗技能考察題是中考的一個重要題型,集中體現在50-52題。同時也是學生最頭疼,拉分能力最強的題型。
復習時要根據《課標》和《考試說明》中要求掌握的演示實驗,驗證實驗,分組實驗逐個過關。特別是八年級(上)中的光學、熱學;八年級(下)中的力學;九年級(上)中的電學中的探究實驗經常是考試的常用內容。對於這些實驗,可以按照探究的環節進行挖掘。4.重視教材中的插圖,課後的習題。
近年的試題非常重視教材中素材的重組、整合和使用。中考中插圖的使用;自我評價部分習題的選用;家庭實驗室知識的擴展等,向我們傳遞的一個重要信息,在復習階段不能放棄對教材的關注而一味地進行習題的訓練。
考試是以教材為主,考試說明為輔,教材是任何資料都無法替代的,可能教材上的一段黑體字或一幅圖片就是一個選項或一個填空題。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應用在復習中,也是很有效果的。
建議您每天的復習計劃中,每天安排10分鍾的讀書時間,仔細看一節教材內容,有計劃、步驟地重新閱讀、熟悉教材,熟悉插圖與相關的知識,面對試題時,看到熟悉的畫面,自然能獲得有效的提示,縮小知識點的尋找范圍,快速確定使用的知識點。對中考應試將會大有幫助。
4.做個『有心人』。物理知識與生活現象應緊密結合,同學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要注意它與生活中現象、實例的結合,做到對知識的活學活用。
例如:即將開通的地鐵將會是改變市民出行方式的一件大事,與其相關的物理知識可以適當收集一些:地鐵車站中為什麼禁止乘客超越安全線,為什麼地鐵列車采用電動機驅動,車輛行駛過程中為什麼要求乘客抓緊扶手等。這時就需要你做個有心人,平時注意關注身邊的事,注意點滴的積累。習題中出現的剪下來,新聞中聽到的隨手記下來。注意收集常見數據、常見現象。對付實用類說理問題和數值估測問題,非常有效。
積累技巧,穩步提高
1.計時強化訓練,不斷積累技巧,增強知識應用的熟練程度,提高基礎題的得分率。
中考試題中選擇題和填空題、作圖題、分值合計大約46分,其特點是:考察知識點多,但比較簡單,基礎性強。因此一定要強化訓練,提高審題能力和計算能力,提高得分率。
對於錯題一定要分析錯誤原因,是錯在知識上還是技巧上。具體表現為審題不清、計算錯誤、考慮知識不全、知識盲點等。對於知識盲點題和技巧題要分類整理到錯題本或積累本上。應對雙基問題可以參考前面的方法。
對實驗和計算題也可采用類似的方法。強化一段時間後,你會發現自己的信心和成績都在逐步提高。
但進行強化訓練時要注意,『數』『質』同昇。要跳出題海,把訓練的重點放在讀懂題,尋找有效信息,尋找思路,歸納方法,總結解題技巧上。力爭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2.學習如何研讀題乾,獲取題中的有效信息,突破難點。
中考試題是出題人根據《考試說明》中的考點要求編寫出來的,考察的一定是教材中的核心內容,我們答題時不但要站在答題者的角度思考,遇到難題時還可以從出題者的角度琢磨。例如:考察你提取信息的能力,那麼題乾中就會出現相關的關鍵性詞語,這些關鍵性的詞語中隱含著出題者的考察目的,它有一個明確的知識指向,可以告訴你應該答什麼知識點。
對於最後的幾道大題,主要以實驗探究和計算與分析為主,知識點集中,往往在最後一問設計成評價、談想法、提建議等形式,難度較高。在答題時要注意尋找題乾中的隱藏的探究課題,實驗過程、物理量關系等相關提示,並結合該內容在教材中的位置,課堂上或分組實驗中學習的知識和技巧,考點前後相關的知識綜合考慮。
實際上,這些題多數是由幾道小題有機組合而成,呈現金字塔形狀。通常的有效方法是將其拆散,各個擊破。
最後一問一般是塔尖的位置,回顧塔基處獲得的數據並聯系題乾的敘述信息,一般會發現打開最後一問的鑰匙。
因此,在最後的這一段訓練時間內,除了彌補知識點不足以外,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一些如何讀懂題乾信息的訓練,也是很有必要的,在讀題時,用筆把物理名詞,數值等重點信息畫出來,可以幫助我們找准有效的信息。
同時要注意學習課堂上老師分析問題時的方法和對隱藏信息的挖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