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3日訊 22日,哈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管理處聯合南崗衛生監督所、哈市鹽務管理局等部門開展了“中小學午餐放心工程”行動,對17家中、小學校內食堂以及校外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校外托餐機構、校園周邊餐館進行突擊檢查,14家“小飯桌”因存在使用非食用鹽、食物內添加不明色素等問題被當場取締。
目擊:使用非食用鹽 竹簽子反復用
中午11時許,記者隨執法人員來到位於鐵嶺小學附近鐵嶺街45-1號的“上上軒麻辣香鍋店”,該店營業面積大約有10多平方米,貨架子上面已經擺好了各種青菜、丸類。廚房是一個不足5平方米的髒亂狹小空間,油乎乎的案板上放著一個污漬斑斑的桶,經執法人員詢問,負責人稱這是色素,放到食物裡面用的,至於放到什麼食物裡面,負責人不肯透露。在案板地下執法人員發現了一個髒兮兮的油桶,裡面有少許廢油,油桶底部已經有了厚厚的沈淀物,可見是多次反復使用過的。
經哈市鹽務管理局工作人員現場測試,該店使用的鹽是非食用鹽,“正常的加碘食用鹽用專業碘試劑測試後呈藍色,而該店的鹽測試後卻呈白色,沒有添加碘,至於是否為工業鹽,還要取樣後進一步檢測”,工作人員趙春亮說。

裝廢棄油的油桶污穢不堪

回收准備二次使用的竹簽子
隨後,執法人員對鐵嶺街35號的金城燒烤店進行了檢查,記者在後廚房看到,水池子裡有剛刷好的竹簽子,在案板上放著客人吃剩下的麻辣湯料、肉串等。滿是污泥的地面上放置著大量沒有經過刷洗的竹簽子,分別放在了3個桶內。
執法人員查封無證餐館
經查,這兩家店均未取得餐飲服務許可證,從業人員也沒有健康證明,執法人員將這兩家店立即取締予以查封。
家長:學校送的飯不好吃,“小飯桌”不安全
11時30分許,在鐵嶺小學校門口大批的學生湧向校外,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家長。家長劉女士說,她是來給女兒送午飯的,她家距離學校步行需要20分鍾左右,記者看了劉女士給女兒帶來的午飯,有西紅柿炒雞蛋、肉片炒黃瓜和米飯,飯還是熱的,裝在一個精美的保溫飯盒內。“以前也考察過附近小飯桌,衛生條件太差,學校定的統一飯菜孩子又不願意吃,雖然家長費點事兒,但是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吃得放心,還是每天堅持給孩子送飯”,劉女士表示。
還有的孩子一頭鑽進等在路邊的私家車內吃家人給送來的午飯。多數學生選擇吃校外送的盒飯以及輔導班提供的午飯。
教育局:要求小飯桌達A級標准,接受監督
哈市教育局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處楊狄表示,學校一直提倡家長給孩子自帶午餐,並為孩子們提供了價值400萬元的免費熱飯設施,經過一段時間考察,熱飯設施多數被閑置,起不到作用。下一步,教育部門會請家長成立家長委員會,對符合標准的校外托餐機構,在衛生、食品原料、健康證等方面逐一考核,輪流試吃,在家長的建議下校方與校外集體用餐配送單位、校外托餐機構簽訂配餐合同,校外托餐機構每天送餐須持協議或者合同送餐。對於經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合法校外托餐機構,校方也會向家長和社會進行公示。也希望家長出於對孩子健康方面的考慮,加強教育,不要選擇無資質的校外托餐機構,給孩子的健康帶來隱患。
哈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監督管理部門將不定期進行突擊檢查,以此保障中小學生的用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