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3日訊 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哈爾濱市政府常務會議上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市實現GDP795.4億元,同比增長8.1%,GDP在10%以內的增長區間平穩運行且略有提昇。雖然經濟增長距離今年確定的目標依然有一定距離,但整體運行情況好於上年同期。特別是去年以來,全市抓產業、上項目、調結構、轉方式、保增長、遏下滑以及推動縣域工業化等一系列措施正在收到實效,為全市經濟增長注入了強大動力。
三駕馬車齊頭並進
今年一季度,作為拉動經濟增長三駕馬車的投資、消費、出口均有較大幅度增長,投資、消費、出口協同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表明我市經濟運行的協調性、穩定性不斷增強,同時也說明我市去年以來抓產業、上項目,擴投資、促消費等一系列打基礎、利長遠的政策措施正在顯效發力。
在省市重點項目快速啟動和加快建設的帶動下,全市一季度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02.6億元,增長29.4%。全市工業投資完成44.9億元,增長35.4%。民間投資完成66.9億元,增長55.2%。375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4.3億元,122個項目相繼開(復)工。
一季度,全市消費需求實現加快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617.8億元,增長15%,餐飲業實現零售額72.7億元,增長12.2%,同比回落3.1個百分點。
經過去年以來的不懈努力,我市今年對外經貿取得顯著成果。一季度全市實現海關進出口總值13.7億美元,增長38.8%。其中出口5.6億美元,由上年的下降12.7%轉為今年的增長21.9%。對俄經貿額增長1.7倍,對法國經貿額增長5倍。
企業效益昇 居民收入漲
一季度,我市財政收入、企業利潤和城鄉居民收入的增幅都遠遠高於GDP增幅,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穩步提高,說明我市在調結構、轉方式、抓質量、提效益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已經見到實效。
全市一季度完成財政收入105.4億元,為年預算的28.6%,增長13.7%;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為13.3%,高於上年同期0.5個百分點。服務業稅收對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收貢獻明顯,完成稅收64.9億元,佔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比重為61.6%,同比增長17.5%。
1到2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稅36.3億元,增長11.9%,其中利潤7.4億元,增長39.8%。虧損企業虧損面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去年以來企業效益下滑的趨勢得到扭轉。
今年一季度,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66元,增長14.4%;農民人均現金收入4202元,增長14.2%。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均超過GDP增速6個百分點以上。
政策效果逐步顯現 工業生產形勢好轉
去年以來,我市在工業保增長、遏下滑方面采取政策組合拳收到效果。今年一季度,全市工業經濟在下行壓力仍然較大的背景下實現企穩回昇。
一季度,全市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1.1億元,增長7.4%,高於上年同期4.4個百分點,高於1—2月份5.2個百分點。作為全市工業經濟主體的重工業增長8.9%,高於上年同期12.6個百分點,高於輕工業增速1.7個百分點,扭轉了連續三年的『輕快重慢』走勢。四大優勢產業實現增加值116.2億元,增長5.2%,低於全市平均水平,但增幅同比提高3.1個百分點,帶動作用有所增強。
一季度,全市37個工業行業大類中,近三分之二的行業實現增長。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8%,醫藥制造業增長3.6%。79戶產值超億元的重點企業中,九三糧油、哈飛機工業集團等60戶企業生產增長。重點監測的14種工業產品中,半數增長,化學藥品原藥、發電機組、軟飲料分別增長2.96倍、74.5%和28.2%。
縣域發展腳步快 工業增長幅度大
縣域工業的高速增長成為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亮點。去年以來,我市實施產業強縣工程,縣域抓產業、上項目勁頭足,也為全市經濟增添了動力。今年一季度,縣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高於全市平均水平,達到35.8個百分點。
10縣(市)中,五常、尚志、賓縣3個縣市工業增幅分別達69.5%、61.1%和58%。一季度,五常市GDP預計實現34.23億元,增長14.2%;尚志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35.1億元,同比增長17%;賓縣GDP預計實現41.2億元,同比增長22.5%。工業增速最高的3個縣(市),也是GDP增速最高的3個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