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水果超市遭市場『榨汁』 多數經營慘淡已退出市場
2013-04-25 08:42:51 來源:生活報  作者:魯明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4月25日訊 2012年初夏,幾乎沒有任何征兆的,哈爾濱市的“平價水果超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由於這裡的水果價格低、種類多、購買又方便,這個“新鮮事物”著實帶給市民不小的驚喜,以至於一度出現人們排長隊熱購的場面。由於有了土渣餅、爆烤鴨等連鎖店驟興驟亡的前車之鑒,當時這種一夜之間大批出現的水果超市令不少專家擔懮。果然,經歷一年的市場考驗,哈市多數水果超市又敗下陣來。

南崗區蘆家街上水果店紮堆開

  近日,記者走訪了解到,大多小型水果超市都在慘淡經營,有的已經入不敷出,甚至一些店鋪已經關門或轉項!而一些如宏達四季、天天、萬家樂等規模較大的水果連鎖超市,在摸清市場脈絡後,計劃昇級發展,哈爾濱水果市場正在進行“大洗牌”!

  曾經迅速擴張

  個把月間水果超市開遍大街小巷

  “當時,一些店鋪牌子都不換,在窗戶上貼張寫有‘水果’的字條就‘轉項’了。”

  “5月份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就開了5家水果超市。”去年8月份,哈市萬家樂果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曾這樣表示,而這僅是眾多連鎖水果超市大批進駐哈市的一個縮影。據業內人士介紹,去年水果超市的瘋狂擴張是一些省外水果連鎖機構搶佔哈市市場的結果,而風頭一起,眾多小型店面盲目跟風,一些店鋪甚至牌子都不換,一夜間在窗戶上貼張寫有“水果”的字條就“轉項”了。最瘋狂時,僅在靖宇街上大大小小的水果店就將近10家。當時就有專家擔心,這樣密集的店面擴張速度會不會像幾年前沈陽水果超市遭遇洗牌那樣,只是一開始的盛宴?

  9個月前,南崗區一曼街上的一家驢肉館改行賣水果時,喜歡吃驢肉蒸餃的王旭就曾勸飯店老板再想想。“當時這家飯店每天顧客都不少,可不知道為什麼突然就要改行了!可能是覺得賣水果更掙錢?”如今,當王旭看到改行後的水果店經營慘淡、連路邊水果攤都賣不過時,他更覺得當時這家店是在盲目跟風。

  “改行是因為看到身邊有不少朋友都乾起了水果超市,由於是旺季,剛開始確實利潤挺大。可水果市場也有淡季,再加上乾的人越來越多,如今每天的收入連驢肉館時的一半都趕不上。”4月23日,這家水果超市的經營者對當初的決定頗為後悔。記者看到店內空空蕩蕩,前來選購水果的顧客很少,門口幾米處的路邊就有兩個水果攤,所賣的水果價格基本和這家店幾乎沒有差別。“都是在哈達進的貨,有店面就有租金及人員負擔,我們可能掙得更多一些。”水果攤主劉女士這樣告訴記者。

  道外區靖宇街上水果超市改賣小商品

  如今經營慘淡

  月賠上萬元有的店已“四易其主”

  “幾百米路段先後開了三家,幾乎都不賺錢。”

  在道外區靖宇街與南勛街交會處,記者看到一家名為“宏明豪傑”的鞋店大門緊鎖,窗戶兩側還貼著蔬菜和水果的字樣。“那叫一個快啊,這家鞋店幾乎是一夜之間就變成水果超市了,你看這不連牌子都沒換!”附近的居民至今仍對這家“變身”的鞋店記憶猶新。可做起水果生意的鞋店卻顯得很外行,居民們說,同一種苹果,在開業時搞了幾天促銷讓利後,價格就高得“離譜”,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沒有貨源優勢,成本壓力大。

  “這麼多水果店,價格沒有吸引力,那誰來買啊?”附近居民王先生告訴記者,離這家鞋店不到一百米的距離,曾經還有一家去年開業的水果超市,在兩個月前也被迫改行了,變成小商品店。如今還沒走到門口,就能聽到裡面錄音器傳出的“店內所有商品均10元出售”的叫賣聲。

  道裡區地段街上的一家水果超市,開業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四易其主。據曾經的經營者王先生講,由於店鋪面積大、裝修成本高,再加上房租、人工等費用,每天一開門的費用就得一千多元,可由於區位不佔優勢,鄰近還有另一家水果超市和一個小市場,導致這家水果超市每天的實際收入只有幾百元,每個月要賠上萬元,這樣的負擔讓他難以承受。

  記者走訪發現,如今哈市多數水果超市都是維持成本經營,而小型水果超市多已關門或轉項。去年南崗區人和街,幾百米路段先後開了三家水果超市,如今三位經營者的共同感受是:“幾乎不賺錢”。“一天也迎不來幾位顧客,房租、人工費等都在上漲,可利潤卻一壓再壓,現在賣水果,連鎖超市能靠走量賺錢,但小店只能是維持,或者是虧損。”一位經營者抱怨說。

  記者注意到,一些倒閉或改行的水果超市,由於采購渠道和規模上都沒有優勢,連路邊的水果攤都競爭不過。

  市場裡的黑馬

  大型連鎖水果超市摸清市場調整中昇級

  “經過‘優勝劣汰’,以後幾公裡內可能就只有一兩家大型水果超市了。”

  24日,南崗區革新街56號,宏達四季水果旗艦店。記者見到負責人佟雙岩時,他正在為第二天的店慶促銷忙碌著。“你看看我們的力度是不是挺大,水晶梨纔賣9毛9一斤。”佟雙岩拿著一張宣傳單說。作為哈市本地的水果超市,宏達四季如今在哈市已有22家店,本月28日和下個月,還有兩家店要開業。佟雙岩說,他的連鎖水果超市之所以能夠立足發展,主要就是因為減少了流通環節,有價格優勢。“我們一般是產地批發、中間托運、終端銷售,就說香蕉,我們通過直接采購,出售的價格要比普通水果攤便宜1至2元,還保證了新鮮度。”

  道裡區工廠街上的萬家水果超市經理李先生說,他們與山東煙臺的水果產地有固定聯系,像苹果、梨和西瓜都是直接在田間地頭進貨,從而有進價上的優勢。如今他們已決定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優化整合,已經將原有的三家規模較小、利潤較低的店鋪出兌。李經理說,這一年他們可謂“如履薄冰”。“絕不再盲目擴張了,否則很容易陷入到惡性競爭中。這一年的時間,由於過度競爭,就連一些大型連鎖超市都有幾家倒閉了,最終不得不轉行。”

  總結現在的市場格局,宏達四季的負責人佟雙岩認為是“洗牌”階段。不過他認為,雖然現在哈市的水果超市處於飽和狀態,但再經過一段時間,經過“優勝劣汰”,方圓幾公裡內可能就只有一兩家大型水果超市了,要想在市場競爭中勝出,經營理念必須要轉變。

  專家分析:

  迅速密集擴張陷惡性競爭

  做好定位選准特色大有可為

  “去年很多人看到這個行業賺錢,就蜂擁而入,從而造成供給超過需求。”

  從去年開始,黑龍江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魏楓一直在關注哈市的水果超市運營情況。他認為,如今出現倒閉、轉行的水果超市,是典型的市場規律發揮作用,而且現在仍處於一個資源重新配置的過程。

  魏教授說,去年很多人看到這個行業賺錢,就蜂擁而入,從而造成供給超過需求,為了應對競爭,商家需要運用降價等手段來保持自己的市場佔有率。可這對於一些房租高、進貨渠道沒有優勢的小型水果超市來說,在這種競爭中就會處於虧損,最終只能退出。今後,政府應該主動提供相關信息,將這種市場波動降為最小!

  對於今後水果超市的發展,魏教授認為,水果超市不像過去興盛一時又快速消亡的爆烤鴨、土渣餅,“爆烤鴨、土渣餅是講究新鮮的口味,但水果是市民生活中的必需品,加上人們越來越重視食品的安全問題,水果超市這種產品新鮮、進貨有保證、相比去大超市更加方便快捷的購物店是有很大市場前景的,最重要的要有良好的貨源基礎及成熟的經營理念。”

  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曾燕南則認為,哈市水果超市的出現是一件好事,但迅速、密集的擴張必然使其陷入惡性競爭。“市場是有規律的,最後淘汰的一定是根基不穩、盲目跟風的超市。”他分析,如今哈市的水果超市還處於一個初級階段,未來水果超市的發展,很重要的一點還是要留住人,更重要的是留住專業人纔,進行規范化管理,經營理念要跟上。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