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7日訊 家住訥河市的市民裴華接到了一名聲稱醫保局人員的電話,引起了她的懷疑,她及時向市醫保局反映,纔避免了上當受騙。
5月2日,裴華剛剛從醫保局回家,忽然接到電話,對方稱是醫保局工作人員,為了核實醫保信息准確無誤,向裴華詢問她的身份證號碼和銀行卡賬號,當時在她身邊旁聽的丈夫當即讓裴華掛斷電話,說還是問一下醫保局再說。裴華也覺得奇怪,自己剛從醫保局確認完回來,怎麼還要核實信息?隨後,裴華向市醫保局諮詢,得到工作人員的答復:“這是現在出現的一種騙局,市民接到這樣的電話或短信,千萬不要向對方提供個人信息。”
裴華的經歷目前並非個例,記者從市醫保局了解到,近日,有很多參保人員向市醫保局反映,本人和身邊親屬或父母陸續接到涉及醫保相關的電話。例如以醫保局的名義稱其醫保卡在定點醫院違規使用,將封鎖醫保卡等。大多這樣的電話都是對方要求按照他的語音提示操作數字鍵,還有對接電話人員進行誘導,講出銀行卡賬號和密碼,再有就是直接要求按照指認的銀行賬號匯款等。
詐騙電話的形式大約有七種:
A:來電多數顯示很長一串亂碼,還有時顯示身邊熟悉或者某單位電話號碼,大多自稱醫保局工作人員,所操口音大多南方口音,多為語音電話;
B:對方大多數不知道接聽電話的姓名,會對接聽人進行誘導,讓說出姓名等個人信息;
C:對方讓接聽人按照他的語音提示,按動數字鍵;
D:引誘說出銀行賬號密碼或者按照對方提供的賬號匯款;
E:對方提示外地產生醫療違規費用,要參保人員進行費用償還,不然醫保就會停保;
F:對方大多往電話座機撥入,時間上都在白天年輕人上班期間撥打,選擇對象多數是年齡大的人員;
G:對方先是問詢接聽人是否曾在網上購物或者郵寄過物品。
市醫保局提醒參保人員要引起重視和警惕。尤其是年長退休人員不要輕信這樣的電話,也請廣大參保人員相互告知,隨時向醫保局進行核實。同時明確指出,該局沒有語音服務提示繳費電話。本報記者王 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