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9日訊 從哈爾濱去往密山,坐了一夜火車。天剛亮,透過車窗,連片的水田一下鋪到眼前。那遠處,黑色的是土地,白色的是殘雪,亮晶晶的是水窪。
春澇這樣嚴重,讓人不禁擔心起水稻春播情況。此行的目的地密山市連珠山鎮就是以水田種植為主。車到密山,轉汽車,十幾公裡就能到達。在連珠山鎮還有個連珠山村,村口豎著一塊大牌子:『密山市連珠山鎮連珠山村水田農機專業服務合作社』。55個全鋼結構的大棚很有氣魄,最高的一棟就是智能催芽間,裡面十餘臺催芽機一起發力,催芽總量達300噸,可供7.5萬畝水田插秧用苗。有了它們的幫忙,連珠山鎮實現了智能水稻浸種催芽全覆蓋。記者本想看看裡面萬芽競生長的盛況,可是合作社理事長徐河江說:『你來晚了,我們4月1日就催芽了,4月10日已經育苗了。』
轉戰育苗大棚,嫩綠的水稻被一盒一盒地碼種在大棚裡。陽光溫柔,黑土氤氳,秧苗生機勃勃,已經長高到5厘米左右。在這裡做田間管理的王興纔說,按照這樣的生長速度,5月12日左右就可以插秧了,沒比去年晚。
其實在徐河江的眼裡,今年的春澇不必擔心——也就是多費點播種育苗的功夫。只要育苗早,扣在大棚裡,即使插秧晚點水稻苗也依然在長高。合作社旁邊就是社員的家,春日裡略顯冷清。徐河江說,300多戶社員被分派了幾個小組,各自管著種子、化肥、農藥和農機,這個時候,他們都在各自籌備呢。『五月不播種,六月不插秧,現在就在等天暖。這54棟大棚裡的水稻苗能夠覆蓋8000畝水田。我們早就備下了插秧機,半個月就能完活。』
徐河江掌管的水田農機合作社成立於2011年,共有60多臺大型農機具。『本來就想乾代耕代種,但是去仁發合作社學習後,合作社的骨乾覺得我們也可以鼓搗起來。所以2012年就承包了5000畝水田,今年更進一步承包了1萬畝水田。』徐河江說,今年每畝水田承包地租800元,再加上種子、化肥、人工每畝平均600元,這樣算下來1萬畝地的投入就要達到1400萬元。本來是投不起的,幸運的是合作社找到了省內糧食加工企業東糧集團合作。『東糧承諾在我們這裡收購水稻的價格要比市場價每噸高出40元。』徐河江說,有了大型農機具的幫助,社員們搶農時沒問題;與東糧合作,讓合作社形成了從催芽育苗到收割加工的產業鏈條,不但風險小了,社員還有利潤可算。目前他唯一擔心的就是『生長期積溫不夠』。『大家都說「人努力、天幫忙」,現在我們該做的都做了,就看老天爺的「臉色」啦!』
采訪到尾聲,省人大代表、東糧集團董事長翟友財也來合作社查看秧苗。他對記者說有個情況需要向省裡反映一下:去年秋收時,我省遭遇秋澇,搶秋收,大型農機具大顯威力,可是卻把農田路壓壞了。他希望省裡能出臺相關政策,下撥修建農田路的專項資金,以免耽誤春播、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