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0日訊 “這裡天藍水清,氣候溫潤,遠離工業污染,也沒有城市的喧鬧,就像世外桃源一樣,安寧、肅靜。”5月6日,在肇源縣古龍鎮北斗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國富用詩一般的語言介紹說,嫩江臺地土裡含金,嫩江灣濕地泥中藏玉,水稻生在這裡,就長出了別樣的天然美味。
百湖大地上長出飽滿的稻谷經清理、礱谷、碾米等過程,一顆顆雪白的米粒,被裝到精美的包裝盒中,再運到大卡車上,發往全國各省市,上了全國各族人民的餐桌……目前,大慶已擁有稻米加工企業300多家,年加工能力500萬噸以上。其中,規模以上的加工企業有11家,湧現出北大荒、北斗、隆舜、和鑫、北國、聖源等一批米業龍頭企業。
近年來,大慶以工業化思維抓農業,大力推進農業“八化”建設,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區。今年,大慶水稻播種面積為148.19萬畝。雖然大慶水稻種植面積不大,但大慶地處世界三大種植精稻版塊之一,具有得天獨厚的水稻種植環境,種植出的水稻籽粒飽滿、營養豐富,為米業的發展提供優質的原料。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戰略決策下,在市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和扶助下,近幾年,一批卓有見識的企業家紛紛投入米業發展的滾滾洪流中。
高高的烘乾塔,先進的生產線,10萬畝稻谷種植基地……在北斗米業,百餘名工人正在忙碌著。吳國富指著生產設備對記者說:“經過14年的發展壯大,北斗擁有了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綜合加工生產線,年加工能力達到42000噸,‘北斗’商標還被評為黑龍江省著名商標。”
“去年,肇源大米產業被縣政府規劃為‘十大重點產業’之一,縣裡將集中力量把肇源大米打造成中國名牌農產品。僅肇源大米通過農產品地理標志商標和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這兩項,我縣大米就實現增收2000多萬元。今年,全縣水稻播種面積達到85萬畝。”肇源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白景江說。
目前,全市米業產品檔次不斷提高,精深加工效益顯現,有機米、長粒香、越光米等行銷全國各地,為企業帶來良好效益。胚芽米、營養強化米等一批新品正在研發和陸續上市之中。在國家和省舉辦的大型展會中,大慶大米倍受青睞,供不應求。目前銷售遍布國內主要大中城市以及部分國外市場,不但實現了“原料買全省,產品銷全國”,而且一些還出口到國外。
隨著稻米加工業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水稻加工工藝水平不斷提高,絕大多數企業的生產設備都達到了國內一流水平,有的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水稻的綜合利用,已經形成水稻-大米-米糠-米糠油-谷維素以及稻殼發電、稻殼復合肥等循環產業鏈條,實現了水稻的吃乾榨淨,將水稻的全部效益都體現了出來。
去年哈洽會期間,北大荒米業展區大放異彩,中外客商紛紛看好黑土地上的“好米”。北大荒米業集團帶來的六大類、55種產品,僅米糠纖維、大米蛋白、米糠油等創新產品就有10多種。這次“哈洽會”上,北大荒米業主動與各銷區經銷商對接,會場內外掀起了對大米洽談、交易、參觀、考察熱潮。
另外,北大荒、北斗、隆舜、和鑫、北國、聖源等一些米業龍頭企業都與基地農戶合作,聯手種植綠色優良品種水稻,在提高大米質量的同時,解決農民賣糧難,促進了農民增收,實現了企業和農民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