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0日訊 大慶制定首批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准予生產加工食品品種目錄,13類小作坊將有合法身份。
小作坊,也就是大家平時經常聽到的“黑窩點”。小作坊雖有固定生產經營場所,但生產規模、條件等達不到國家規定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許可要求,因此無法辦理生產許可證,也就辦不了營業執照。但這類小作坊,卻有一定市場需求,如果一味取締,勢必會影響市民生活。
那麼應如何管理小作坊?對其加以指導、規范,引導小作坊走上正規、合法的經營之路,嚴格市場准入,從而保證市民食品安全。
“首先要在身份上予以肯定。”市質監局副調研員鄭宏達說,小作坊雖然達不到正規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許可要求,但可以發放小作坊食品生產核准證,相當於食品生產許可證,這是小作坊生產加工食品的首要條件之一。
“但也並非所有小作坊都有資格申領核准證。”鄭宏達說,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市民需求,市質監局制定了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准予生產加工食品品種目錄,這是第一批。
“我們把那些具有傳統工藝、低風險的食品生產加工行業納入目錄中,共13類,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植物油、調味品、肉制品、餅乾、膨化食品、蔬菜制品、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蛋制品、淀粉制品、糕點、豆制品、其它食品。”鄭宏達說。
也就是說,只有納入目錄的13類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纔有資格申領核准證。據了解,現在,申領核准證工作已經開始,被納入目錄范圍內的小作坊可以到所在轄區質監部門進行申領。
質監部門工作人員接到申請後,會對小作坊進行現場核查,核查通過的,可以進行試生產,質監部門對試生產食品進行抽樣檢測符合標准的,將正式發放核准證。
如果現場核查時,小作坊存在一定問題,但經過整改可以達標的,質監部門將給予整改機會,在規定時間內整改達標的,也將有機會獲得核准證。
拿到核准證的小作坊,就可到工商部門辦理營業執照,從此合法經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