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2日訊(記者 印蕾)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五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識別災害風險,掌握減災技能”。當日,黑龍江省暨哈爾濱市“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在道裡區正義社區舉行,宣傳防災減災知識,提昇廣大市民應對各種災害風險的能力。

我省舉行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組織居民進行逃生演練。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防災減災宣傳將經常化常態化
在活動現場,記者看到,省、市民政、應急、地震、消防、氣象、疾控、水務、國土資源等相關部門制作了圖文並茂的防災減災宣傳板,展出應急設備,設置諮詢臺現場答疑,發放宣傳資料,通過應急演練、急救示范演示等多種形式,展示近年來哈爾濱市公共突發事件應對工作中取得的成果。
省減災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近幾年我省曾先後發生過乾旱、洪澇、風雹、地震和病蟲害等自然災害。以防災減災日為契機,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並不斷使防災減災宣傳經常化、常態化,將進一步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高度關注,增強全社會的防災減災意識,從而提高全民綜合減災能力,最大限度地減輕災害造成的損失。
應急廣播亮相冰城社區
災難來臨,指揮中心發出警報,而居民家中的應急廣播接收機將自動強制打開播放,讓人們第一時間有序逃離災難。今天的“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還展示了由北京市一企業研發的應急救災產品——應急廣播系統。
據研發企業負責人介紹,應急廣播系統包括通訊指揮和終端廣播兩個部分,通訊指揮系統設置在社區、街道、區縣和市級應急指揮部門。而終端廣播主要是指安裝在居民家中的應急廣播接收機,一旦災難來臨,接收機會在第一時間強制打開,接收來自指揮中心的警報信息並按照指揮有序疏散。
“接收機平時是一盞臺燈,緊急情況下‘變身’應急廣播,接收災害信息。”該負責人說,除災害警報外,接收機還可發出包括避難所位置、分層次逃離、救災物資發放等信息。這一應急廣播系統從技術層面解決了突發事件預警、有序疏散群眾、政府開展的救災工作等信息第一時間傳遞到社區家庭的難點問題,對於防范和處置各類突發事件、避免或減少人身傷亡起到關鍵作用。
今天該系統在正義社區進行了試點演練,我省計劃進一步組織開展調研工作,聽取居民意見和建議,總結經驗,完善技術標准,將在資金保障的情況下,逐步推進和擴大使用范圍。
省城150個社區啟動防災減災工程
5月6日至12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記者從哈爾濱市民政部門獲悉,今年該市城鄉社區減災能力將進一步提昇。繼續創建30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並在150個社區啟動防災減災工程,進一步加強社區防災減災基礎建設;市、區、街道三級應急避難場所將增至1166處。
據介紹,為提高哈市城鄉社區減災能力建設,自2010年,哈爾濱市連續四年將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列為全市惠民行動項目,共創建了147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制定災害應急救助預案,設立應急避難場所,購置滅火器、應急燈、救生繩等必要的應急物資和救援工具,廣泛開展防災減災宣傳教育活動。
據統計,截至目前,哈爾濱市共設立市、區、街道三級應急避難場所986處。哈爾濱市已有的應急避難場所多是利用現有公園、體育場(館)、學校操場等場地改造而成,通過應急水電、廁所、物資供應、醫療衛生、防疫等設施設備,實現應急避險功能。今年預計還將增加180處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