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3日訊 被禁14年的發泡餐盒,在這個『五一』解禁後,在哈市仍然無人問津。近日,記者走訪發現,批發市場基本上都沒有發泡餐盒出售,而飯店裡打包用的也都是降解餐盒或一次性塑料盒。采訪中,市民也紛紛表示擔心發泡餐具的安全問題,即使解禁了也不會使用。
批發市場鮮有銷售
近日,記者來到哈市道外區南頭道街酒店用品批發一條街,這裡有多家大大小小的酒店用品批發商店,雖然發泡餐盒已經解禁,但是許多店主均表示,店裡早就沒有發泡餐盒了,『發泡餐盒的材料不行,被市場淘汰了,誰還進這個貨啊!』一位一次性餐具批發店的店主說,由於發泡餐盒不環保,逐漸被市場淘汰,早在幾年前就沒人經營了,連小餐館都不來買了。近年來,市場上熱銷的都是可降解材料的餐盒,來批發一次性塑料盒的也越來越多。
在南極市場,也是同樣的情況。『有發泡餐盒嗎?』『沒有,那個早就不讓賣了。』『現在不是又允許賣了嗎?』『什麼時候讓用的,現在都沒幾個人到批發市場來批那種餐盒了。』記者在走訪中,大部分商家都表示,並不知道發泡餐盒已經解禁可以使用了。
而部分銷售商雖然知道發泡餐盒解禁的消息,但仍然表示,暫時不會采購這種發泡塑料餐具。一位商家說:『經過這些年的禁用規定,發泡餐盒早就沒有人要貨了,雖然價格相對便宜些,但是如果餐飲店以後都不使用,即使我們進了貨也是賣不出去啊!』
7日上午,記者又來到了道裡區大發市場進行走訪,這裡曾是塑料發泡餐盒的集散地,但是如今卻只剩下幾個商家還有一次性餐盒出售。道裡區康安工商所的李所長表示,由於不少發泡餐盒中都含有有害物質,很多不符合規定的餐盒早就被下架了,一些商家也因此不再經營了。
隨後,記者對大發市場內仍在售賣一次性餐盒的攤位和商店進行走訪,幾家店主都表示,只銷售降解餐盒,僅一家店有發泡餐盒售賣,但是價格要比降解的餐盒更貴,所以很少有人來買。該店主說,如果按件拿,一件500個,發泡餐盒每件是50元,而同樣規格的降解餐盒每件只需要45元,所以現在來買一次性餐盒的都是要降解餐盒。』
20餘家大小飯店 無一使用發泡餐盒
記者近日又走訪了道裡區、南崗區、香坊區等多個區域的20餘家大小飯店,這些飯店有的使用降解餐盒,有的使用塑料袋。其中一家大型酒店的前臺經理告訴記者,酒店從開業至今已經2年多,營業期間一直使用的是降解餐盒。當記者問及是否知道發泡餐盒時,經理告訴記者:『發泡餐盒早就不讓用了,我們用的都是比較環保的降解餐盒。』在另一家小型的家常菜館,記者表示就餐後希望打包,該菜館的老板告訴記者,他們這種類型的小飯店打包都用塑料袋,很少用餐盒。當記者問及是否知道可以使用發泡餐盒時,老板表示並不知情,餐盒的成本比塑料袋要高,所以他們不打算用餐盒。
6日,記者在南崗區黃河路隨機走訪了8家飯店,這些飯店的工作人員也均表示飯店打包用的並不是發泡餐盒。『我們這裡打包可以選擇兩種方式,有免費的餐盒是降解餐盒,有收費的餐盒是硬塑料餐盒,1元一個,如果想打包的菜有湯汁和油汁,這樣我們會建議用密閉性比較好的帶隔層的塑料餐盒。』
隨後,記者又走訪了香坊區菜藝街的4家飯店,一家小飯店的老板告訴記者,好幾年前發泡餐盒就因為污染問題不讓用了,所以一直沒用過。『也有人來我這推銷過發泡餐盒,但價格和降解餐盒差不多,所以我這一直都用降解餐盒,而且我們小本經營,如果不是顧客特別要求,我們都會直接裝到塑料袋裡給他們打包。』
市民擔心材質不安全 解禁也拒絕使用
禁用14年的發泡餐盒被解禁允許繼續使用,讓不少市民開始擔懮起來,記者隨機采訪了十多位市民,對於發泡餐盒重返市場,多數市民都擔心發泡餐盒的材質不安全,即使解禁了也不會使用。
市民孫女士說,以前那種發泡餐盒一熱就容易燙出窟窿,有一次從飯店買的熱菜,用那種餐盒裝回來的,回家後發現由於菜太燙了,餐盒底下被燙出了一個洞,還有難聞的味道,融化的白色絲狀物都和菜粘到一起了,從那以後就再也不用那種餐盒了,它的材質肯定不好,也不知道安不安全。
市民李香涵也表示,現在大家都開始用環保的降解餐盒了,發泡餐盒被禁用了多年,一定是有原因的,所以自己絕對不會再去用一個曾經被淘汰的餐盒。『如果需要打包,我一般都會選擇飯店裡1元錢1個的塑料餐盒進行打包,對我來說,安全纔是最重要的。』李香涵說。
專家建議:最好不用發泡餐盒
省化工研究院總工程師陳建濱告訴記者,一次性發泡餐盒又稱泡沫餐盒,主要材質是聚苯乙烯,具有質輕、保溫、耐油、抗水和價格低廉等特點。但是這種餐盒自然降解非常困難,必須統一回收後集中處置纔能避免污染環境,他建議最好不用發泡餐盒。
『雖然國家已經解禁了發泡餐盒,但是目前發泡餐盒的主要材質還是聚苯乙烯,如果不用其他材料替代,用聚苯乙烯餐盒盛放特別熱的食品還是對身體有害的。』陳建濱建議解禁之後要加強對發泡餐盒生產企業的管理,尤其是原材料的使用,提高發泡餐具行業的准入門檻,規范工藝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