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4日訊13日,哈市涉水工程項目建設推進會召開,今年哈市預計投資144億元,開工建設阿什河綜合治理工程、北國水城建設工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等32項涉水工程。
水清景美(資料片)
內河沿線建3座污水處理廠
阿什河、馬家溝是哈市主要內河,近年來,沿岸企業、居民生產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內河中,嚴重影響城市生態環境質量。今年,哈市將新建朝陽、成高子等3座污水處理廠。

污水處理廠(資料片)
朝陽水質淨化廠工程位於馬家溝中上游朝陽屯南側,佔地3.65萬平方米,設計污水日處理能力5萬噸。建成後,將解決馬家溝截流管線用水高峰期污水溢流問題,同時為馬家溝提供清水水源。團結鎮污水處理廠工程位於道外區團結鎮百菜村,佔地3.4萬平方米,設計污水日處理能力4萬噸。配套建設34.64公裡污水管線。建成後,團結鎮鎮區、華南城地區將告別污水直流排放,有效改善阿什河水環境。成高子鎮污水處理廠工程位於香坊區成高子鎮和平村,佔地4.4萬平方米,日處理污水能力3萬噸,將廟臺溝、和平糖廠、十萬錠、幸福溝4條明溝污水收集處理成清水後排入阿什河。
呼口大橋北京東路全完工
今年,哈市水投公司將繼續推進松北灌排體系及水生態環境建設工程、松花江北岸堤防防汛搶險通道工程、呼口大橋工程和北京東路工程等4項工程。
呼蘭河呼口大橋橫跨呼蘭河入松花江河口處,大橋一端位於呼蘭區呼口村和東崗村之間的道路上,另一端位於松北區松北鎮孟家屯東南1.6公裡處。呼口大橋工程計劃10月底完成河道裁彎取直工程,工程全面完工
北京東路在哈市呼蘭利民開發區北京路基礎上向東延伸,道路西起松浦大道,東至松花江北岸堤防防汛搶險通道工程,全長7.28公裡。北京東路工程將在7月底完成給排水管線工程,12月完成綠化配套項目,全線完工。
恢復阿什河生態環境建綠色廊道
阿什河綜合整治工程計劃投資約74億元,將通過提高阿什河乾流道外香坊段防洪排澇能力、加強濱水景觀建設、清淤治污等措施,逐步恢復和改善河流生態環境。
今年將開工建設四環橋至先鋒路段,全面清除河道內建築物,實施堤防、綠化、湖泊及相關構築物建設,同步完成2座污水處理廠建設。重點完成年度工程佔地和先鋒路至四環橋段規劃兩堤與主河槽間拆違工作。完成總長28.29公裡的東風鎮、戴連屯、香坊農場、靠河寨牧場等4段主堤及回水堤和珍珠島圍堤建設。修建排水建築物12座。新建3座跨信義溝、東風溝、張家溝支河橋梁。新建攔河建築物3座,形成三級水面。對先鋒路至聯勝橋下游段9.53公裡河道進行疏拓,清除淤泥,增強行洪能力。結合築堤工程,開挖泰和湖、阿什湖,圍堤保護珍珠島;結合現有林地整治形成沿主河槽綠帶,同步在堤防兩側建設30米防浪林和20米護堤林,構建三層生態綠帶。
解決25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
今年哈市計劃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500處,投入資金1.8億元,建設標准為全部實現自來水入戶、水質達到國家飲水安全標准,解決25.15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11月底前可全部完成年度計劃任務。
哈市新建續建沿松花江提水泵站17座、修建沿江沿河提水泵站18座,安裝移動泵站40臺,修建小塘壩21座,建設灌區工程80項、新打機電井750眼,預計新增稻米產量5億公斤。
同時,多水源供水松平輸水管線工程開工。由松花江二水源取水,利用原有和新建23.8公裡輸水管線,途經道裡、南崗、香坊、平房區送至磨盤山淨水廠,日應急輸水規模37萬立方米,最高日輸水45萬立方米。工程對部分原有泵站工藝管線、輸水管線進行改造,新建顧鄉加壓泵站和顧鄉水廠至磨盤山淨水廠直徑1.8米輸水管線15.8公裡。工程完工後作為磨盤山供水系統應急供水水源,為主城區飲用水安全加裝了“保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