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26日訊 開栓供暖以來,感冒咳嗽、嘴脣乾燥、咽喉腫痛、口腔潰瘍等患者多起來。門窗緊閉導致空氣乾燥,會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下降,導致人們煩躁不安、鼻咽乾燥,這些癥狀醫學上稱為『暖氣病』。
據醫生介紹,造成『暖氣病』的最大原因在於空氣乾燥,人體水分丟失。正常情況下,人體每天會蒸發掉約1000毫昇水分,其中經皮膚蒸發掉600—700毫昇,經呼吸道蒸發掉300—400毫昇。開栓供暖後,室內空氣乾燥,人體丟失的水分會更多。
生活在相對濕度50%左右的環境中人體會感覺最舒適,當空氣濕度低於40%的時候,容易誘發各種疾病。乾燥的環境容易讓人的呼吸系統抵抗力降低,從而引發或者加重呼吸系統疾病,患者的癥狀是咳嗽、咽部不適,有的氣管炎患者會舊病復發。由於出汗過多,還可導致血液濃縮血黏度增高,血管擴張血容量不足,從而引起血壓下降及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空氣乾燥也是肌膚的致命殺手,會加速體內水分流失,使機體纖維失去韌性而導致斷裂,從而形成無法恢復的皺紋。醫生建議,遠離『暖氣病』,要做到如下『三控』。
做好『三控』遠離『暖氣病』
一控通風室內暖氣開放時,應將室溫保持在18℃至24℃之間,一般早晚各開窗通風一次,每次開窗時間不少於30分鍾。既可以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又可避免室內太乾燥。
二控濕度控制室內濕度,可以使用加濕器或擺一盆水,同時在室內多養些綠色植物。同時平均兩天熬醋熏蒸一次或用過氧乙酸消毒一次。
三控水分人體每天需要飲用1.5昇至2昇水。每天除喝水外,選擇一些果蔬和不咸的湯粥,補水效果都不錯。為了預防『暖氣病』,可以多吃一些濕潤並具有溫熱性質的食品,如芝麻、蘿卜、蕃茄、豆腐、銀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飲或少飲酒。另外,日常飲食要講究乾稀搭配,每天從三餐中獲得1.5昇至2昇水分並不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