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勞動強度大『養』了一身病 業內:老司機退休後誰來開公交
2013-05-14 07:39:56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王健澤 褚曉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14日訊 再有幾天,8路公交車隊4名年滿60周歲的駕駛員就要退休了,這讓隊長孫一民很著急,因為這會令本來就存在“司機荒”的8路車隊司機更加緊張。在哈市的公交行業,“駕駛員荒”已成為共性問題,並存在多年。除了勞動強度大、工資少、福利待遇低之外,社會地位低也是原因之一。

公交司機面臨斷檔。(資料片)

  年輕人不願意當公交車駕駛員,老司機又面臨著退休,公交行業新老司機接替不上,面臨著斷檔。很多車隊隊長擔心,再過幾年就沒人開公交車了。

  老司機要退休 新司機太難招

  哈市8路車隊現有40臺車上道運營,駕駛員71人。從數字來看,駕駛員缺口在哈市公交行業來講,不算嚴重。但孫一民的難處是,71名駕駛員中,30歲以下的僅10名,而50歲左右的佔三分之一,59歲的就有4名。“許多50歲左右的老駕駛員提出要轉崗,如果他們也不乾了,我都不知道該咋辦了。”

  公交企業在駕駛員體檢方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制度。(資料片)

  哈市24路公交車隊有44名駕駛員,其中25人都在50歲左右。“現在年輕駕駛員太難招了。”車隊隊長孫建東說,車隊一共有36臺公交車上道運營,44名駕駛員當中只有8臺車能保證1臺車配2名駕駛員,其他的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有的駕駛員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

  112路公交車隊長於海宏也是“難”字當頭。112路有30臺車,48名駕駛員,如果駕駛員按照乾一天歇一天的標准來計算,車輛與駕駛員的比例應該是1:2,112路車隊應該有60名駕駛員。在車隊現有的48名駕駛員中,30歲以下的僅有3人,30歲至40歲之間的15人,40歲至50歲之間的20人。“對於公交行業來說,公交車駕駛員的最佳年齡應該是30歲至40歲,無論是身體和年齡,還是精神狀態都是最合適的。”於海宏說:“45歲至50歲的駕駛員卻成為車隊主力,能有駕駛員開車已經不錯了,哪還敢去挑多大歲數呀。”

  司機“養”了一身病 有的已轉行

  已經55歲的王世祥每天3點多起床,4點多出門乘班車入庫取車,23點纔下班回家,一天的工作時間近20個小時。“上班的時間比其他行業2天的工作量還多,像我這樣快60歲的人,根本歇不過來。”王世祥說。

  對於自己的工作,開了30多年公交車的王世祥用“緊張”來形容。“一天到晚都得集中精神,腦袋裡的弦兒始終是繃緊的,生怕出事故。車隊還有很嚴格的規章制度,涉及肇事、超速、不靠站停車等,犯錯誤就會扣獎金。”王世祥說,一些年輕人開個兩三年車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像他們這樣開了二、三十年的老司機,各種職業病就都來了。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都是因長期坐著導致的。吃飯時間緊,大家都狼吞虎咽,長此以往,胃也不行了。有時候渾身疼,但大家只能是挺著。因為工作的特殊性,更因為賺錢少,許多駕駛員有了病也捨不得請病假。

  112路公交車隊長於海宏說,該車隊的行車路線很復雜,要經過4個轉盤道,近10個90度角的彎道,路面坡路較大,這樣的路況發生事故率的風險相對較高。所以,駕駛員在開車時不敢有絲毫的馬虎。駕駛員跑一圈是29元,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2600元左右,與勞動付出相比,收入很少。“駕駛員荒已經存在七八年了,有的駕駛員轉去開出租車了。”於海宏說。

  公交車駕駛員沒有底薪,收入主要為“所跑圈數×單圈工資+節能獎+滿勤獎+三險一金”,24路公交車隊駕駛員每跑一圈的工資是38元,若按一天要跑5圈計算,一個月能拿到手的工資大概2500元左右。車隊隊長孫建東說,駕駛員的活兒很辛苦,待遇又低,很多城裡的年輕人都不樂意乾,有的也是乾兩三年就轉行了,只有一些年齡稍大些的老駕駛員和少數從周邊農村招來的駕駛員能吃得了這份辛苦。24路全程21.5公裡,一圈下來要2.5小時。路上要集中精神開車,還要兼顧上下車的乘客,尤其是體弱多病的老人、抱小孩的乘客等特殊群體,駕駛員跑一圈下來其實很消耗精力。“歲數大的駕駛員,白天開車壓力大,晚上睡眠還得不到保證,日積月累身體健康肯定無法保障。”

  工作辛苦賺錢不多 想提高待遇太難

  在10多年前,哈市公交車駕駛員的工資在各行業中算是高收入,當時每月的工資都能保持在1000多元。10多年過去了,物價不斷上漲,駕駛員的工資依然停留在2000多元。

  采訪中,多數公交企業表示,運營成本的上漲導致企業利潤逐漸縮水,沒有政府扶持,僅靠企業自身很難滿足駕駛員在福利待遇方面的要求。哈市某公交線路的隊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一臺天然氣混合動力車為例,每天耗氣約100立方米,每立方米單價是3.7元,一天的費用就是370元。駕駛員每天的工資約為190元,維修保養費100元,水電、衛生費、人員開支等費用大概是100元,再加上車輛的剎車油等其他費用,每臺車一天所需的費用要900多元,而每臺車一天的票款收入只有700元左右。盡管現在政府購置了大批量新型公交車,且每臺車根據車身長度不同,都有200元左右的補貼,但對於公交車隊來說剛好維持收支平衡。據了解,在2003年左右,一臺公交車每天的運營成本僅300元左右。

  “許多線路為了減少開支壓縮成本,曾一度采用減少車輛跑圈數、延長發車間隔時間等方式,但這樣的結果往往是駕駛員沒錢賺,老百姓沒車坐。”該隊長說。

  老司機退休了 公交車或面臨無人開

  記者從哈市交通運輸局公交管理處了解到,目前,哈市有公交車5100臺,公交車駕駛員約6700人,即使按照車輛與駕駛員的最低比例1:1.5計算,哈市公交車駕駛員缺口約1000人,如果按照正常的1:2的標准,駕駛員缺口在3500人。

  哈市近年發生的幾起公交司機運營途中突發疾病事例,引起了社會對司機健康問題的重視和反思。但記者了解到,公交企業在駕駛員體檢方面,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方案制度。

  很多公交車司機羡慕環衛工。“現在全社會都呼吁大家關愛環衛工人,尊重環衛工人,其實我們的辛苦真的不比他們少,希望社會也能看到我們公交駕駛員的付出。”王世祥說。

  采訪中,許多公交駕駛員表示,希望公交企業能提高駕駛員的福利待遇,他們沒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拿到手的工資能超過3500元就行了。這樣不僅能夠讓他們生活得更好些,也能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就業。

  “現在的孩子大都不願意進入這個行業,等老司機退休了,誰來開公交車?”幾位被采訪的車隊隊長非常擔心。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