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8日訊 4月21日,哈大高鐵時速由200公裡提至300公裡,哈爾濱到大連由5個多小時縮減至最快3個半小時。提速後,高鐵列車的一級“體檢”從時速200公裡時的兩天一次,昇級至1天一次,“體檢”項目細化至每一顆螺絲釘。近日,記者前往哈爾濱西站動車運用所探秘高鐵“體檢”過程。

機械師在檢查列車底部。
洗澡“浴液”專門配備
15日21時,高鐵列車CHR380B動車組駛入哈爾濱西站動車運用所,這個動車所共有6條檢修線。層層排列的巨型綠色滾刷及圓頭滾刷,負責清洗列車的車體及車頭,“給列車洗澡,首先是為了下一步對列車設備細節進行檢查,其次纔是保障車體的清潔。”三棵樹車輛段動車科科長田金剛說。
給高鐵列車洗澡可不是簡單拿水衝衝。由於高鐵列車的車體是鋁合金的,洗澡的“浴液”也是由科研部門專門配備的“中性洗滌劑”,這種洗滌劑不會腐蝕列車表層,同時還在列車表皮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涂層。
松動螺絲全換新的
彎腰屈身,手握高亮度手電筒,兩名地面機械師檢查全長200米長列車底部的萬餘個螺絲釘,至少要花1個半小時。
在車輪上方轉向架上所有的螺絲釘都有“一條紅線”的防松標志,如果紅線錯位,就代表螺絲松了,松動的螺絲不是簡單擰緊就可以,一旦松動就要更換新的。清洗乾淨的列車底部一個細小的裂縫都不能放過,裂縫意味著“金屬疲勞”,如不及時發現,將埋下部件脫離車體的次生災害隱患。
每天40分鍾試剎車
高鐵列車的剎車制動試驗每晚都在進行。在列車處於帶電狀態下,按照電腦提示的步驟,車輛開始進行制動試驗,在經歷40分鍾左右制動試驗過程中,地面機械師會細聽車輛是否存在異響。試驗結束後,電腦顯示“制動有效率100%”,列車制動裝置便“體檢”合格。對於沒有通過制動“體檢”的列車需要進行二次復檢,再檢不合格不能上路。
高鐵列車時速提至300公裡後,每天21時地面機械師開始進行“體檢”,至次日清晨7時許,機械師們要把“體檢中心”內所有的高鐵列車檢查完畢,各個環節的地面機械師每查完一部分,合格後會在列車底部畫一道,一組5名機械師,畫出一個“正”字,就代表這趟列車檢查完畢並合格。按照這樣的檢查順序,當晚值班的地面機械師一晚上至少要檢查16趟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