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肥胖學生超20% 生活習慣紊亂『造就』胖墩
2013-05-20 10:13:2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張宏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0日訊 今天是第24個中國學生營養日。今年3月,通過對全市7—18歲學生的體質健康調查顯示,學生中“小胖墩”的比例越來越高,“小胖墩”的人數比例已超過學生總數的20%。市兒童醫院青春期門診主任於泓認為,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是造成中小學生“亞健康”的主要原因。

   小胖墩易早熟不合群

  市中小學生衛生保建所認為,學生“小胖墩”人數比例越來越高的原因是“吃的不科學、運動量少”。於泓主任表示,家長為孩子營造的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小胖墩”的主要原因。

  “現在的家長,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兒童期的肥胖,也不認為是肥胖。”於泓主任說,青春期門診經常能收治三四歲的小胖墩,孩子的家長都覺得自家孩子圓滾可愛,卻極易出現性早熟、心血管等疾病的困擾。

  哈醫大醫學心理學教研室對300多名單純性肥胖學生分析發現,“小胖墩”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較低。肥胖兒童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易出現孤獨、緊張、“不合群”等心理問題。

   生活習慣紊亂致發胖

  於泓主任正組織中國醫師協會兒童健康專業委員會學校教育醫療組在我省進行調查試點。盡管調查尚未結束,但小學生生活習慣紊亂問題令人驚訝。

  “大多數孩子沒有晨起排便習慣、早餐習慣,還存在晚餐遲、睡前加餐等問題,肥胖比例比較高,生活習慣非常紊亂的人數已經超過50%。”

  於泓說,她在調查中發現,學校、家長關注的主要目標是孩子的學習教育,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重視依然不夠。這些不良生活習慣直接導致“小胖墩”、學生體能下降、視力嚴重下降等問題。

   飲水太少吃肉太多

  調查發現,大多數孩子的飲水量不夠,蔬菜水果吃得少,食肉多;還普遍存在“早餐扔掉、午餐外吃、晚餐遲吃”的問題,而早、中、晚三餐的不規律,影響了孩子正常的能量代謝。此外,盡管有一些家長意識到飲料對兒童肥胖的影響,卻沒有為孩子營造出喝水的習慣和家庭氛圍。

  於泓所在的學校教育醫療組調查結束後,將提出相關改善議案,並遞交市教育主管部門,提高我市青少年身心健康。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