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挑選時對著光輕晃,看蛋內氣室如果移動,就是散黃的
生活報5月21日訊 20日,家住哈市平房區百利小區的畢先生向本報96336反映,他以每枚3元錢的價格購買了40枚鵝蛋,可當他打開這些蛋時發現,幾乎個個都散黃了,他懷疑這是孵化場未孵化成功的“壞蛋”。
畢先生購買的壞鵝蛋
畢先生說,18日一早,“我聽見樓下有人喊賣鵝蛋,下樓看見一個中年男子推個自行車,夾了兩個大筐,以為是周邊農戶進城賣鵝蛋,就買了40枚,可倒好,全是散黃蛋,有些還帶著血絲。”
就此情況,記者走訪朝陽大市場發現,這裡的鵝蛋基本售價都在每枚5元以上。
“每年4月到6月端午節前,都是鵝蛋孵化的旺季,也是未孵化成功的鵝蛋大量產生的季節。一些不良商販將一些大孵化場內孵化失敗的鵝蛋拿出來賣。由於經過了持續的高溫孵化,即使沒有孵化出小鵝,這個蛋也會散黃壞掉。”在朝陽大市場做了多年蛋類生意的商戶李傳義告訴記者,“現在的鵝蛋進價都要4元錢一枚,如果誰在這個季節看到3元錢一枚的鵝蛋,八成是孵化失敗的散黃蛋。”商戶馬文玲告訴記者:“沒有孵化過的鵝蛋殼比較白,孵化失敗的蛋殼顏色較青,而且拿到手裡比較輕。”
市民該如何鑒別散黃鵝蛋?東北農大食品學院副教授張華江表示,“可以對著陽光或者小手電燈光輕晃,看蛋內的氣室(沒有蛋液的地方)是否像水中氣泡一樣隨意移動,如果隨意移動,那麼肯定是散黃的鵝蛋。”張華江還告訴記者,一些存放時間較長的鵝蛋也會出現散黃現象。“還有一些蛋打開後明顯與常見鵝蛋不同,也不排除是假鵝蛋的可能,不可食用。市民最好到農貿市場的固定攤床購買鵝蛋,一旦發現問題,也方便追責。”(圖片由畢先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