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依靠特點和優勢打造畜牧強縣——巴彥畜牧業發展紀實
2013-05-24 08:53:52 來源:東北網  作者:魏義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3日訊 題:依靠特點和優勢打造畜牧強縣——巴彥畜牧業發展紀實

  記者 魏義松

  22日,記者在巴彥和興隆工業園區看到,興建中的華強皮草服裝成衣加工廠正在緊張施工中,華強皮草開發公司董事長薛華說,預計八九月就能投入生產。這家浙江企業如何落戶沒有地緣優勢的巴彥,這個要從巴彥的畜牧發展策略說起。

巴彥的獺兔養殖場。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不當大頭當龍頭

  “風險大的養殖行業我們在乾,可利潤卻被別人拿走了。這個冤大頭不能當了,我們要建自己的企業!”巴彥縣畜牧獸醫局王玉波說。

  王玉波介紹說,巴彥在近十幾年中已經形成了有自身特點的養殖項目,比如說狐貉養殖,每年各地皮草商都會到巴彥的大板子房來進行皮毛交易。在浙江海寧這樣的國內裘皮生產基地,提起巴彥,沒幾個人知道,可提起大板子房都知道。可對巴彥的狐貉養殖戶來說他們承擔著養殖風險,卻得不到相應的高回報。為了不再簡單地靠出售原材料,取得利潤。通過招商引資,2011年,華強皮草開發公司在巴彥成立。

興建中的華強加工廠。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華強皮草開發公司主要業務范圍為狐狸、貉、獺兔等毛皮動物的繁育、養殖、毛皮交易和市場開發。華強皮草養殖基地總投資1.3億元。具備年出欄優質種狐4萬只、優質種貉6萬只、優質種獺兔20萬只的繁育能力,2011年企業銷售收入為1.06億元,利稅821萬元,2012年企業銷售收入為2.9億元,利稅2800萬元。企業已成為東北最具規模的毛皮動物養殖基地。

  華強皮草開發公司的到來更帶動了周邊養殖戶的發展,公司養殖基地所在村,一百九十多戶村民中有一百七十多戶進行狐貉養殖,最高家庭養殖收入五十餘萬元。狐貉養殖已經成為巴彥畜牧業的一個亮點和特點。

養豬合作社通過視頻監控豬捨情況。東北網記者 魏義松 攝

  做好品牌保招牌

  作為“龍江生豬生產第一縣”的巴彥在做好狐貉養殖的同時,沒有放松生豬飼養的昇級。

  據王玉波介紹,巴彥豬具有綠色康的特色。幾個地產品牌通過展會等方式推廣,無論在省內還是省外都樹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好多地市都和畜牧局聯系想進行豬仔的批量采購,以推動本地生豬市場安全健康發展。

  2012年,巴彥生豬飼養量408萬頭,連續6年獲得生豬調出大縣獎勵。全縣生豬養殖戶達1.8萬戶,標准化養殖場73個,合作社40個。由於飼養成本低、生長周期短,雨潤、金鑼、七合等客商紛至而來。

  目前,巴彥正加大投入,增強對生豬產業發展的財力支持。嚴格落實國家生豬調出大縣獎勵政策,獎勵資金全部用於發展生豬產業。加強生豬產業在畜牧強縣戰略中的主導地位,建立與現代農業結構相適應的財政支持結構,切實擴大縣財力和各項支農資金支持生豬產業的規模和比例,確保農業發展、農業開發、扶貧開發、價格調節、農業科研、科技培訓等專項資金用於生豬產業發展的比重總體上達到10%以上。

  巴彥縣力爭到“十二五”末,建成哈爾濱市生豬產業帶核心、全國生豬產業研發基地、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生豬產品加工基地和儲運中心,全國生豬產業第一縣。

  據了解,通過畜牧養殖發展,畜牧業每年為巴彥農民增收3600餘元,佔農民收入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