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5月27日訊 慶安縣通過大戶經營、乾部領辦、組織合作、家庭農場、企業承包、場村共建六種模式促進土地規模經營,大力發展合作農業。截至目前,全縣已流轉土地144.3萬畝,落實土地規模經營面積218.6萬畝,佔耕地面積的76.5%。
去年,在外地經商的致富鄉永富村農民張義看到農村良好的發展優勢,便回鄉興辦了家庭農場,帶領農民開展土地規模經營,規模經營面積達到600畝。幾年來,這個縣一些率先發展起來的種植大戶,逐漸形成了規模,紛紛組建注冊家庭農場。目前,此類經營主體有1800多個,經營面積達31.6萬畝。
這個縣加大推進土地規模經營落實力度,使百畝以上大戶達5700餘戶,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98.2萬畝;通過下任務、壓擔子,鄉村乾部積極深入農戶,組織聯合農戶開展土地規模經營。聯戶開展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到19.9萬畝;一些農產品加工小企業,自辦種植業合作社,采取“六統一”的訂單模式開展土地規模經營。大型農機合作社,積極吸納農戶以土地入股,實行“保底分紅”,集約土地。目前,組織合作開展土地規模經營面積達到55.5萬畝;縣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土地流轉承包協議,由龍頭企業組織科技種植隊伍,開發自己的生產基地,實現規模經營,經營面積達到11萬畝;一些鄰近農場的鄉村,積極組織農戶將土地聯合起來,與農場共建土地規模經營園區,借助農場的大型機械作業,促進增產增收,全縣場村共建規模經營面積2.4萬畝。
今年,為了實現土地規模經營,這個縣在繼續擴大民樂鎮土地規模經營整鎮推進成果的同時,將去年兩個整村推進的新勝鄉和平安鎮昇級為土地規模經營整鄉推進試點,拓展同樂鄉、久勝鎮為整鄉推進土地規模經營試點鄉。要求每個鄉鎮要打造1個土地規模經營萬畝片,引進或培育1戶帶動3000畝以上土地規模經營的企業,並由主要領導牽頭領辦或包抓一個2000畝以上的土地規模經營主體,村三職乾部要帶頭經營一個規模經營千畝方。
為了確保土地規模經營不斷發展壯大,這個縣在縣、鄉經管部門建立了土地流轉服務中心,對服務平臺的軟硬件環境進行了重點完善,健全了工作流程。縣裡還統一印發了土地流轉規模經營臺賬和流轉合同樣本,達到了軟件規范標准。在具體服務上,縣鄉經管乾部主動介入土地流轉,做好信息登記發布、土地評估、政策諮詢等工作,堅持服務管理監督到位。通過縣裡的專門仲裁機構,對土地流轉合同糾紛案件調解仲裁,及時化解矛盾,消除隱患,積極穩妥地推進土地流轉工作。同時,完善監管機制,加強對大面積租賃承包耕地的各類企業、農戶進行嚴格的農業經營能力審查,確保農地農用,杜絕“非糧化”、“非農化”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