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齊齊哈爾
搜 索
齊齊哈爾市工商局創新服務融入發展紀實
2013-05-28 14:31:28 來源:新華網  作者:梁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社哈爾濱5月28日電 在位於公園路上的齊齊哈爾市龍沙早市公平秤前,市民李玉芬一邊稱著買來的蔬菜,一邊贊不絕口:“剛好二斤八兩,與商家說的一點不差。咱天天都在這兒買東西,還沒遇上短斤少兩的事!”

工作人員在齊齊哈爾政務服務中心回答業戶諮詢、辦理相關手續(5月20日攝)。梁冬 攝

  秩序井然、交易公道的龍沙早市,是齊齊哈爾市工商局改進作風、服務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工商局圍繞建立高效、服務型政府,不斷創新服務和監管方式,既維護了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又活躍了地方經濟,讓“紅盾”熠熠生輝。

  轉變作風放下架子“接地氣”

  齊齊哈爾是我國老工業基地之一。“新時期,如何更好地服務大型骨乾企業,使其繼續發揮領軍作用,同時壯大民營、個體等其他市場主體,是工商管理部門的重要責任。”齊齊哈爾市工商局長李萬國說。

  心懷使命,齊齊哈爾市工商局自2007年開始從轉變辦事作風入手,真心為民服務,放下架子,主動了解市場主體所需、所想、所盼。

  2007年10月,北車集團根據部署准備股改上市,要求作為北車集團的駐齊機構——原齊車公司必須在年底前完成4000萬實物資產劃轉、增資及新公司的登記注冊工作,否則將影響北車集團整體上市進度。

  懷著急切的心情,企業找到了齊齊哈爾市工商局。工商部門決定特事特辦,選派業務骨乾深入企業現場辦公,僅用了1個月的時間便完成了對原齊車公司21家子公司的股權調整、股權轉讓等變更手續89項,確保了北車集團按時整體上市。

  “我們這些大學生能在這裡創業,離不開工商部門的支持和幫扶。”在百花搜秀城大學生創業基地,大學生創業者司揚感慨萬分。他說,2009年他大學畢業來這裡創業時,工商部門不僅免費組織培訓,還上門為他辦理了營業執照。短短4年,他相繼在齊齊哈爾開了3家服裝專賣店,年營業額已超過了100萬元。

  如今在齊齊哈爾,像司揚一樣自主創業的小微企業不在少數。2012年以來,齊齊哈爾市工商局先後制定了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33項措施和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22項服務舉措,為創業者營造了良好環境。

  “創業不容易,換位思考一下,就能知道服務對象最需要什麼。我們要少設路障、多開通道,為創業者提供更方便、更快捷進入市場的服務。”李萬國說。


   “紅盾”護航“叫板”違法行為

  齊齊哈爾市工商局在轉變作風、服務市場主體的同時,還著眼於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從人們普遍關心的食品安全、商品質量等領域入手,敢於“碰硬”,向違法行為“叫板”,樹立了公平公正的衛士形象。

  他們組織開展“紅盾護農”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各種坑農害農行為,淨化農資市場,5年來累計查辦各類農資違法案件6000多起,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5000萬元。

  針對百姓反映強烈的某殯儀館不正當競爭行為,在面臨取證難、阻力大的不利局面下,歷時一個半月,調閱該公司7年的財務賬目,摸清了殯儀館服務收費整個環節,最終責令其改正不正當競爭行為,取消4項不合理收費。

  食品安全問題更是工商部門眼中的“天字號工程”。過去,以小面食店、小作坊、小熟食店為主的“三小一市”因缺乏規范,魚龍混雜,食品和服務質量都難以保證,特別是位於市中心的龍沙早晚市長期存在著食品安全隱患。2012年,齊齊哈爾市工商局對龍沙早晚市的食品經營業戶實行統一持上崗證和健康證上崗經營,統一設施、統一服裝、統一建立健全臺賬、統一固定位置,一舉改變了局面。

  創新工商工作探索“工商協管員”制度

  為了合理利用有限人力資源滿足人們對服務發展的期望,齊齊哈爾市工商局創新工作,探索“工商協管員”制度,聘請區、縣、鎮、街道辦事處及行政村、社區的1380名基層組織的領導分別擔任局長助理、特約助理、工商助理。

  “工商協管員”制度自2012年6月啟動以來,不但在政風行風建設監督方面卓有成效,而且在紅盾護農、食品安全、消費維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齊齊哈爾市建華區卜奎街道辦事處黨委書記徐英是工商局聘請的特邀助理員。徐英說:“過去碰到群眾反映的跟工商有關的事情時,我們也不知道該咋處理。現在有了這個助理員制度,我們能夠及時把群眾意見和訴求反饋給工商部門,既提高了工商部門的工作效率,也提昇了我們自身參與社會管理的水平,能夠更好地為群眾服務。”

  在齊齊哈爾市工商局的示范引領作用下,黑龍江省工商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的以“轉變作風、服務發展”為核心的“三長三訪三求”活動取得了顯著成效。省、市、縣三級工商局長走入基層,訪當地黨委政府、訪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求得一份工作指示評價、求得一份工作意見、求得一份改進工作的建議。活動開展以來,全省各級工商機關共走訪企業8660戶、個體工商戶6.9萬戶,發放征求意見信11.1萬封,征得意見8880個,解決各類問題4686個。

[1]  [2]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