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5日訊 (記者 岳雲雪) 記者今天從哈爾濱市排水集團獲悉,哈市目前正在建設防汛排澇電子信息系統,包括排澇移動視頻監控系統、雨洪模型系統。新系統將利用現場信息采集、數字模型分析等科技手段,預判、監控澇情,縮短排澇時間。5日,排澇移動視頻監控系統正式啟動,移動探頭車上路作業。

排水集團排澇搶險指揮調度中心。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 攝
移動探頭車現場直播澇情
記者在排水集團排澇搶險指揮調度中心看到,由顯示器組成的大屏幕正在運行,通過大屏幕可以同時看到市區哪裡發生內澇。大屏幕是排澇移動視頻監控系統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安裝在15臺排澇搶險車輛上的視頻監控探頭。
據介紹,降雨時,這15臺車輛可立即前往各積水路段巡視,並將現場積水情況實時傳往指揮中心,幫助指揮中心做出科學的調度決策,發出有效調度指令,加速城區積水排放速度,緩解城區內澇。同時,該系統還將用於險情處置指揮等各項工作,將現場情況第一時間傳入指揮中心,為制定科學搶險方案提供第一手現場資料。
在沒有降雨時,移動探頭車將上路巡查排水設施、監控施工現場、查看清掏作業情況等,充分發揮該系統的最大作用。記者來到先鋒橋排水泵站改擴建現場,看到移動探頭車正在向指揮中心現場直播施工情況,指揮中心將實時監控作業進度。
移動探頭車。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 攝
移動探頭實時傳回現場情況。東北網記者 岳雲雪 攝
雨洪模型系統模擬澇情 提昇預警能力
降水量、排水井位置、地下管網結構、蓄水池容量大小和排水泵站的排澇能力都是影響排澇速度的主要因素。目前,哈市正在建設的雨洪模型系統,能夠通過模型和數據,模擬內澇險情的發展,將澇情提前、直觀地顯現出來。雨洪模型排澇搶險指揮調度系統可通過電腦,用視頻適時監控市區路面積水。模擬某一區域降雨後的排水狀況,排水設施中的某一環節存在問題,工程人員通過電腦提前演示,並制定對應的應急方案,以備抗擊隨時發生的城市內澇。
在今後的城區防汛排澇工作中,排澇移動視頻監控系統將與已建成的氣象平臺系統和正在建設的雨洪模型系統配合,通過氣象平臺系統,將天空中的衛星雲圖傳回,對城市上空雨雲變化情形及城區降雨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確定可能產生集中降水的重點區域。指揮中心通過對系統傳回數據進行綜合分析,確定科學的調度指揮方案,以更科學、更快速、更准確、更有效的方式處理排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