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6月7日訊 隨著供暖期結束,汽車尾氣排放成為冰城大氣污染“元凶”。近日,為遏制機動車超標排放,哈市環保局、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市交通局三部門聯合現場執法檢查,正式在全市啟動對冒黑煙車輛及黃標車、無標車專項整治行動。據悉,該項整治行動將持續到10月末,哈市將通過堅決打擊冒黑煙、無環保合格標志、違反限行規定等機動車環境違法行為,減少汽車尾氣對大氣的污染,從而使冰城的天空更藍。
汽車從遙感監測車監測儀器形成的“監測場”駛過瞬間,就能被監測出所排放的尾氣是否合格。薛婧 攝
監測車“秒殺”超標排放車
一輛轎車從放置在道路兩側的監測儀器中間駛過,停在路旁遙感監測車上方的LED顯示屏立刻顯示出該轎車的車牌號和尾氣排放是否合格的信息。日前,在南崗區中山路工人文化宮門前的路段,一場對冒黑煙車輛及黃標車、無標車聯合現場執法檢查專項行動正在展開。在遙感監測車內記者看到,車的前半部是一個小型監測室,車內牆壁上掛著一個大屏幕顯示器,顯示器下方的操作臺上連著一個筆記本電腦,大小兩個屏幕上都能看到實時監控畫面,並能清晰地顯示過往車輛的車牌號碼、車速、尾氣排放等詳細信息。工作人員介紹:“這裡就相當於遙感監測車的‘大腦’,連接著哈市機動車排污管理的數據庫,被監測的車輛尾氣是否超標,是否進行過尾氣檢測,綠色環保車貼的真偽、是否為重排放的黃標車都變得一目了然。”在短短一個小時內,遙感監測車共監測汽車120臺,其中檢測出8臺車輛超標排放。
哈市機動車污染管理辦公室主任姜偲告訴記者,對於經過遙感監測車監測出的超標排放車輛,他們會電話通知車主在指定日期內到哈市機動車尾氣檢測站再次接受檢測。經檢驗仍超標的車輛,將被限期“整改”並禁止上道,同時注銷尾氣合格標志。在指定日期內未檢測的車輛將被處以200元罰款。
據悉,遙感監測車目前已成為哈市整治機動車超標排放的利器。2012年哈市應用遙感監測車共檢查路面行駛車輛1.5萬餘臺,檢測出1千多臺排放污染較重車輛,年檢超期車輛百餘臺。

執法人員在檢查無環保標志車輛。薛婧 攝
黃標車輛二環內限制通行
在對車輛進行尾氣監測的同時,聯合執法人員還對黃標車輛和無標車輛進行了查處。在現場記者看到,對黃標車輛執法人員對駕駛員做出了罰款100元、記三分的處罰,對無環保合格標志的車輛則給予了罰款300元的處罰。
“貼在汽車前風擋玻璃上的這些黃色或綠色標志不容小視,二者顏色差異的背後,其實是污染程度的區分。黃標車是高污染排放車輛的別稱,根據環保部門監控統計,1輛‘黃標車’的污染物排放量,相當於14輛國III、28輛國IV的污染排放,造成的大氣污染佔汽車尾氣污染總量的50%以上。”哈市機動車污染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馬俊傑告訴記者。
據了解,目前,哈市已經核發黃標的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污染嚴重車輛至少有5萬多輛,如果加上很多沒有參檢的車輛,估計黃標車總數在7萬輛左右。但黃標車的實際報廢速度過慢,每年僅報廢2000輛左右,既影響節能減排,又給交通安全帶來嚴重隱患。“因為有些黃標車沒到報廢年限,所以車主不願意報廢黃標車,而國家目前沒有鼓勵黃標車報廢的補貼等政策,所以我們就采取了黃標車限行的倒逼機制,以促使更多的車主主動報廢黃標車。”馬俊傑告訴記者,哈市在2011年7月1日起開始對黃標車采取限行措施,從2012年7月1日起,又將黃標車限行范圍擴大到二環合圍區域,限行時間增加到12小時。
空氣清新還需市民齊努力
在一個多小時的監測檢查中記者發現,很多駕駛員對環保車貼不以為然,只是認為這是檢車的必要手續,並沒有認識到汽車尾氣排放是否達標會對空氣質量產生嚴重的危害。其中一位黃標車司機在接受處罰時一臉茫然:“我不知道啊,黃標車怎麼了,咋不能在這裡走呢?”
“汽車尾氣已成為空氣污染的重要因素,PM2.5的來源三成來自汽車尾氣。”哈市環保局污染防控處王學鳳告訴記者,近年來,哈市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大,目前已達近百萬輛。
“汽車等機動交通工具在使用過程中消耗大量礦物燃料,這些燃料的燃燒產生出大量有害微粒,包括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氮氧化物、顆粒物等,這些有害物質排放到空氣中,造成廢氣污染,嚴重危害著人們的健康、植物的生長和動物的生存。”王學鳳說,在加大整治力度同時,也希望市民能夠更多地選擇綠色、環保的出行方式。
環境保護部發布的2013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同呼吸共奮斗”。環保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擬定這一主題,旨在釋放和傳遞建設美麗中國人人共享、人人有責的信息,激發全社會持久的環保熱情,為改善空氣質量、實現天藍、地綠、水淨的美麗中國而奮斗。可見,冰城百姓要想深呼吸新鮮空氣,還需每人都盡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