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科教
搜 索
2013年高考新課標試題分析:難度與去年基本持平(高清圖)
2013-06-09 10:35:10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劉鋼 劉陽洋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9日訊 2013年高考新課標試題分析:

   理綜

   難度適中體現區分度

  哈三中高三學年教師尤五洲李峰郎艷

   化學部分

  2013年新課標理綜化學試題既保持了相對穩定,又有靈活性創新。突出基礎,注重能力,進一步加強了新課程體系以學科主乾知識為載體對學生自學能力(接收、分析、應用信息)、理解能力(識圖能力)、學科知識綜合應用能力及理論聯系實際的基本實驗能力等的考察。

考場外家長和老師用熱情擁抱和鼓勵為考生加油。

  新角度考查主乾知識,更注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的融合,突出化學學科素養的考查,而淡化了對單純結論的考察,且與實際生產生活應用緊密聯系。

  I卷考查了油脂、有機反應類型、阿伏加德羅常數、離子方程式、反應熱焓變、電化學、KSP與pH結合的計算等。II卷試題順序有變化,26題是有機實驗正丁醛的制備,27題是有關Zn元素的工業流程題,28題有關平衡題學生反映角度新穎,計算繁復。兩道選做題難易大體相當,比去年略復雜點。

  總體上講,2013年高考新課標卷理綜化學題,符合新課標要求,既考查重點知識,又側重考查考生能力,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為一體,為我們今後的新課標教學指明了方向。


 

   生物部分

  2013年高考理綜考試已經結束,根據考生的敘述,我們對生物試題的總體感覺是難度適中、注重主乾、突出能力、貼近生活。具體分析如下:

  1.總體上看,難度適中,區分度適中。例如第30題,對果蠅翅型、眼色的性狀遺傳分別進行了考查,只有5個空;選修3的第40題15分,只有9個空。這些題往年都是有難度的,但是本次高考難度適中,區分度適中。

  2.注重主乾知識、基礎知識的考查。今年高考無偏題、難題、怪題和超綱題,與我們考前重點復習的內容基本一致。比如選擇題考查了DNA和RNA的比較、?、葉綠素、免疫等基礎知識,這些都是高中生物的主乾知識、基礎知識。

  3.堅持能力立意,注重能力考查。本次高考試題注重全面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獲取信息能力、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實驗探究能力。試題以主乾知識為載體,堅持能力立意,突出能力考查。比如第29題,學生需要讀懂題乾中的已知信息,然後進行分析作答,這樣既考查了相關的一些基礎知識,又考查了學生根據新情境進行知識遷移的能力。

  4.穩中出新,貼近生活。比如,選擇題問“DNA中有氫鍵,RNA中沒有”“葉綠素為什麼呈現綠色”,第30題考查血糖調節等等,這些問法比較新穎獨特,同時還貼近生活,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以人為本”、“學以致用”、“提高生物科學素養”的理念和要求。

   物理部分

  2013年高考新課標理綜試卷物理試題符合高考考綱的要求。整套試題注重基礎,突出重點,考查內容具有較為合理的知識覆蓋面和比例。

  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基本方法掌握的情況,考查重點是高中物理的主乾知識和核心內容。

  今年高考物理試題的最大特點是突出對力學知識的考查,這也是備考過程中有所准備和預期的。

  今年高考物理考題選擇題難度與2012年高考相比有所降低,學生反響普遍較好。

  計算題與往年相比略有變化,與考生的心理准備略有差異,24題是電場和重力場的復合場問題與圓周運動、動能定理的結合, 25題突出考查了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規律、圖像的綜合應用。學生一貫准備充分的電學中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並沒有出現在計算題中,而是在選擇題中以一道很簡單的題目出現了、有關電路的分析與計算、電磁感應現象及其應用等考查的題目都比較簡單。

  今年高考實驗部分重視了力學實驗的的考查,把實驗題目的分數在力學實驗和電學實驗兩部分均分,這也是新的思路和方向,今年考查了實驗電路實物連接,考察了學生的基本實驗習慣和基礎,這也是今後學生學習的方向。

  選修部分難度適中,考查知識常規、基礎,三個備選部分難度相當,相對公平。總體來說,試題難度適中,區分度較好,試題表現出了很好的檢驗考查效果,學生反饋較好。


 

   文綜

   聯系實際突出能力考查

  哈師大附中特級教師郭建民教師周立悅

   一、總體穩定穩中出新

  1.結構上保持穩定性。一卷客觀題35道選擇題:1-11題為地理,12-23題為政治;24-35題為歷史。每小題4分,共計140分。

  二卷主觀題36、37為地理必修,38、39為政治,40、41為歷史。42—44為地理三選一選做題,45—48為歷史四選一選做題。

  2.風格上有其延續性。地理第一題組考查的人口問題和2012年農業題、2011年日本汽車題同屬人文地理,與2010年新課程卷考查“阿爾泰山雪線”的自然地理內容有明顯區別。

  用人文地理做文科綜合的起始題是近三年地理學科命題的新特點。這些有助於考生在答卷時穩定情緒,緩解緊張心理;政治學科選擇題仍以組合選擇題為主;歷史學科41題仍為開放性試題。

  2013年試卷在總體穩定前提下與2012年相比又有新變化。

  以歷史學科41題開放性試題為例:2011年考的是“西方崛起”,2012年考的是“衝擊—反應”模式,而2013年的出新之處為:中英建築的對比。

  這三題雖都是12分的開放題,但2011年是要求圍繞“西方崛起”的材料對其中觀點選擇一點或者兩點展開評論。

  2012年試題則是要求評析“衝擊—反應”模式,而且材料呈現的方式是階梯式圖表。

  今年則又有了變化:材料是以中國的“太和殿”和英國王宮“白金漢宮”、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三幅圖片呈現的。命題要求從“建築與政治關系的角度進行中英比較”。

   二、創設新情景考查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從2013年文科綜合試題的呈現形式上看,繼續保持了2012、2011年的傳統:通過引入新材料、創設新情景來考查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從選取的材料上來看,這些都是與現實生產生活中的熱點問題有機結合,時代感強。

  例如:人口問題、智能手機、農業補貼、治理“小金庫”問題、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等等。

   三、依托教材突出學科主乾知識

  從考查內容來看,依托教材、高於教材,重在考查學科主乾知識,突出能力。

  以歷史學科為例:25題“漢唐制定的土地法規,限制私有大土地的發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並’。據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權弱化B.流民問題嚴重C.土地兼並緩和D.自耕小農衰退”此題與2012年24題“漢武帝設置十三州刺史以監察地方,並將豪強大族‘田宅逾制’作為重要的監察內容,各地財產達300萬錢的豪族被遷到長安附近集中居住,這表明當時A政權的政治與經濟支柱是豪強大族B政治權力與經濟勢力出現嚴重分離C抑制豪強是緩解土地兼並的重要措施D經濟手段是鞏固專制集權的主要方式”有異曲同工之妙。2012年試題的落腳點是抑制豪強緩解土地兼並,2013年試題則從宋代“不抑兼並”角度切入。兩者考查的都是學科主乾知識,和教材重要內容密切相聯,但卻不是教材知識的簡單再現與“搬家”,而是對教材知識的深刻理解、轉化與昇華。體現高考命題源於教材、高於教材的理念。突顯素養立意這一鮮明特點。

  題目不偏不怪,角度新、題型全、題材多樣、考點豐富。試題表述嚴謹規整、設問指向明確,符合中學生心理特點。

   四、對教學的啟示

  1、重視知識的轉化與昇華。目前高考對知識的考核已經不是要求知識的簡單再認識,而是重在考查知識的遷移、轉化與昇華。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僅要引領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更要在知識的轉化與昇華上下功夫。

  2、重視能力的培養。高考文綜試題引入新材料,創設新情景,突出對學科能力的考查。針對這一特點,教師要引領學生關注熱點問題,重視聯系實際,在獨立學習上下功夫,摒棄死記硬背,減少無效勞動。鼓勵學生多動腦、多思考、多反思、多總結。

  3、多做高考真題。高考命題考能力,能力培養需要載體,而最好的載體就是近年高考題。教師要引領學生通過高考真題學會與命題者“對話”,了解命題意圖;通過高考真題提昇學科能力與素養。達到科學復習,高效備考的目的。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