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生活資訊
搜 索
糧改菜大規模入市拉低冰城菜價 家常菜論『角』賣
2013-06-19 07:53:1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9日訊 因去冬今春頻繁降雪,本應在6月中上旬上市的地產蔬菜,直至6月下旬纔羞答答地小規模上市。今夏冰城菜價是高是低?記者深入菜市、近郊蔬菜基地探訪發現,連續兩年的“糧改菜”項目,不僅鼓了農民的腰包,更讓哈市的“菜園子”增加了24萬畝,直接拉低了市民菜籃子的價格。

資料片

  據市物價局統計,6月17日,全市蔬菜平均價格2.32元,24種蔬菜中位於“一元區”的有18種。價格最低的三種蔬菜為:甘藍1.02元、大白菜1.13元、韭菜1.24元。

  在南崗區一家超市,這裡的大白菜0.68元、甘藍0.8元、韭菜0.98元,比全市平均價還要低。在南崗區革新市場,人頭攢動,最近3天上市的地產蔬菜主要有黃瓜、柿子、西葫蘆、茄子等。菜販劉春梅說:“夏天生意好做不少,從幾毛錢一斤的甘藍到三四元封頂的豆角,老百姓都能吃得起。”

  去冬今春多風雪,給菜農帶來一定影響,地產露地菜較往年晚上市了幾天。不過,菜價卻比較穩定。這與我市實施“糧改菜”增加蔬菜種植面積不無關系。而同“糧改菜”實施前的2010年比起來,“糧改菜”對菜價的拉低作用更明顯。目前,豆角均價為每斤3元,西紅柿每斤1.86元。而2010年同期,豆角價格為每斤4元,西紅柿為每斤2元。

  玉米改蔬菜

  農民收入增10倍

  “糧改菜”給立業村帶來的衝擊波,讓村長侯東忠仍記憶猶新。

  道裡區太平鎮立業村原本是全村種苞米的典型“旱田村”。以村民劉大福為例,家有9畝地在村裡算是“大戶”了,種苞米一年一茬,一畝地純收入500元,一年下來七八千元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過得不咋滋潤。2010年開始,市裡支持“糧改菜”。見改種蔬菜還有補助,劉大福東拼西湊借錢把旱田改成菜地,一年種兩茬,第一年9棟大棚純收入10萬元。“這可是以往乾10年纔能賺到的呀!”劉大福說。

  村長侯東忠說,“糧改菜”的確讓村裡一部分人“先富了起來”。從2010年至2012年底,村裡陸續有1500畝旱田改成菜地。村民種植的品種也從苞米變成黃瓜、番茄、豆角、茄子等。不僅如此,村裡還成立了蔬菜種植合作社,如今,合作社還把蔬菜直營店開到了城裡,火得不得了。

  “糧改菜”兩年

  菜地面積擴大近兩成

  市農委蔬菜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2011年起實施“糧改菜”工程,兩年投入2.5億元,共增加蔬菜種植面積24萬畝,與2010年的146萬畝相比,增加近兩成。

  今年,哈市還將新增“糧改菜”面積3萬畝。至2015年,我市的“大菜園”將在“糧改菜”的推動下,建設標准化露地蔬菜基地15處,面積3萬畝,輻射帶動建設露地蔬菜生產基地7萬畝。屆時,全市蔬菜種植面積將增加到180萬畝,蔬菜總產量將發展到500萬噸。如按照人均年吃菜量400公斤計算,500萬噸蔬菜可夠1250萬人吃一年。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