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我省吸毒者九成吸食冰毒等合成毒品 最小吸毒者年僅13歲
2013-06-26 07:40:14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孫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6日訊 26日是“國際禁毒日”,今年禁毒日的主題是“青少年與合成毒品”。記者從省公安廳禁毒總隊了解到,近一年來,我省吸毒者中逾九成吸食合成毒品,八成吸毒者為35歲以下青少年。同時,青少年吸食毒品的比例上昇。

  離異家庭少年走上“毒路”

  據了解,近一年來我省的吸毒人群向低齡化發展,最小的僅為13歲。據辦案民警介紹,13歲的小齊(化名)是哈市的初中生,父母離異後他便跟著奶奶生活,白天他在網吧跟著一群玩游戲的人混日子,晚上就到歌廳等地玩。

  一次,一朋友遞給他一只瓶子,並告訴他這叫“神仙水”,喝了以後能忘記煩惱。這一試不要緊,小齊就迷上了這種興奮的感覺。

  之後,小齊開始跟著這些朋友吸K粉、冰毒等合成毒品。沒錢買毒品,他就給“大哥”當馬仔跑前跑後,有時他還盜竊路邊的摩托車等。

  民警介紹,這些吸毒青少年最初多是由於無知、好奇被他人引誘而加入到吸毒的人群中,他們自我控制力差,社會經驗少,極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特別是一些家庭不和睦、學習成績差的青少年,在社會不良因素的誘惑下染上毒品,不能自拔。

  夜班司機成吸毒新群體

  如今,一些夜班司機成為吸毒新群體。為了夜晚不“窩工”,少數大貨車司機和出租車司機靠悄悄地吸食少量冰毒來提神醒腦,即便一天一夜不合眼也不覺得困倦。可連著吸幾次下來,就有了依賴性,毒癮難戒,成了癮君子。

  此外,吸毒群體開始向農村發展。我省是勞務輸出大省,一些農民工到了南方後接觸到毒品,他們不僅在當地參與販賣,還常帶毒品回老家給親朋好友介紹並讓他們嘗試。

  合成毒品損害大腦神經

  據省公安廳安康醫院強制戒毒所主任孟曉文介紹,與傳統毒品相比,合成毒品對人體的毒害更加隱蔽,一次嘗試即可給吸食者帶來輕松、愉悅感,短期使用沒有明顯的身體依賴性。青少年偶爾“一玩”便上了癮。合成毒品具有強烈的中樞神經興奮作用,會對大腦神經細胞產生直接、不可逆的損害,導致神經細胞變性、壞死,出現急慢性精神障礙。

  同時,這類毒品還會對心血管產生影響,導致急性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嚴重的可出現腦出血和猝死。合成毒品吸食者會在吸食後出現被破害、被追蹤、嫉妒、自大等妄想以及幻聽等病理性精神癥狀,導致行為失控、暴力犯罪,同時也會造成傳播艾滋病、性病等社會問題。因此,青少年應該遠離毒品,切莫因為一時貪玩、好奇沾染毒品。

  合成毒品:是相對鴉片、海洛因這一類傳統麻醉毒品而言的。鴉片、海洛因主要取材於天然植物,合成毒品是以化學合成為主的一類精神藥品。常見的合成毒品有冰毒(甲基苯丙胺)、麻古、搖頭丸、K粉、三唑侖等。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