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8日訊 今年,佳木斯市產業項目謀劃工作首次引入了論證答辯形式。在26日召開的全市產業項目謀劃論證答辯會上,佳木斯市邀請了省內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對全市謀劃項目進行科學、嚴謹的分析辯證,以保證今年謀劃項目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
答辯會通過各單位對自己謀劃的項目進行論述,專家現場面對面點評、問答,最後由專家和參會人員對謀劃項目進行測評的方式來篩選好項目。答辯會現場,專家與縣、區、單位項目謀劃者分坐兩側,直接對話,形式簡單而直接。專家們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結合對全省乃至全國產業狀況的了解,對項目好壞進行判斷。當看到很多答辯團都帶來了農機制造項目時,農機裝備專家就建議我市可以對農機制造業進行總體統籌,規劃,避免分散、重復建設,放眼全國,高起點、高標准謀劃一批好項目。
樺川項目答辯團表示:這種集中論證答辯的形勢很好,專家的點評很有針對性,以前謀劃項目有時受於專業知識的局限,單打獨斗請教專家費時費力,這次集中起來談項目,用最短的時間給我們指明了項目謀劃的方向,讓我們少走彎路,還可以跟兄弟單位取長補短,共謀發展。
此次論證答辯會的專家們圍繞著一個謀劃項目是否可行,是否有資源、市場和技術,進行評判。當聽說富錦市正在謀劃10萬噸西瓜深加工項目時,食品產業方面的專家當即指出,目前西瓜深加工技術水平要求較高,西瓜風味的轉化工藝較不成熟,推出這個項目仍需慎重。湯原縣提出的40萬立方米預拌混凝土攪拌站項目也受到了建材專家的關注,專家提醒湯原縣要明確項目立足的市場,判斷好市場開發的條件是否允許,不可盲目生產。
產業項目謀劃論證答辯會雖然只有兩天的時間,但內容豐富而充實,各縣(市)區、3個產業項目推進組組成的13個答辯團帶來了517個謀劃項目,這些項目主要集中在食品產業、服務業、裝備制造業、建材裝飾產業和旅游文化產業,同時覆蓋了能源產業、礦產開發及深加工、新興產業、園區建設等多個領域。專家學者們在與答辯團進行溝通交流的同時,還結合項目與參會者共同探討產業項目發展現狀和未來,結合案例,總結經驗,建議項目謀劃者避免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風險,一批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結構調整、沒有廣闊市場前景、定位不准確的項目被挑出,一大批符合經濟發展和行業規劃的大項目、好項目獲得了專家、學者的肯定,堅定了項目謀劃者的信心。
市領導孫?、李洪斌、龔夏梅、王平、賈君、孫希平等市領導全程參加了論證答辯會。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郝敬江主持會議。會後,可行性強的項目將被盡快納入項目庫,爭取早日落地達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