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日訊 帶嶺區通過在非公企業中抓好優秀黨員人纔強企工程、優秀人纔雙培工程、優秀人纔政治激勵工程,有效地激發了全區非公企業黨員『成纔、乾事、創業』的熱情,使非公企業黨員人纔隊伍不斷壯大,為企業發展增添了活力。
帶嶺錦秋天然飲品有限責任公司經理袁俊凱是中共黨員,2008年到帶嶺區創業。建廠初期,在不足10人的小車間裡,袁俊凱既是技術員,又是車間骨乾。經過幾年的不懈打拼,公司產品由原來的十幾種增加到20多種,生產的野生藍莓果汁、白樺汁、藍莓果酒被稱為純天然綠色食品,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公司利潤年年攀昇。今年,他又新研發了藍莓紅酒,實現市場銷售收入603.28萬元。目前,有100多人在他的公司就業。經組織部門批准,袁俊凱在公司成立了黨支部,他自己兼任黨支部書記,通過設立黨員人纔先鋒崗,鼓勵黨員當先鋒、做表率、展作為、創佳績,使企業迅速走向成熟。
據了解,帶嶺區現有規模以上非公企業17家,已全部建立了黨組織。他們在非公企業開展了優秀黨員人纔強企工程,通過設立黨員人纔先鋒崗、黨員人纔示范崗、黨員人纔責任區,引導黨員人纔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推動企業轉型昇級。區委建立了領導乾部聯系點制度,全區28名處級領導乾部分別聯系1至2個非公企業,並從局機關和街道辦事處分別選派44名政治業務素質較高的黨員乾部擔任非公企業黨建指導員、黨建聯絡員,幫助、指導、協調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在他們的指導下,全區非公企業38名黨員人纔為企業創新經營提出意見建議20餘條,破解企業發展難題20餘個,實現技術創新10餘項,節約項目成本120餘萬元。同時,圍繞企業轉方式、調結構、改進生產技術、開發新產品等獻計獻策,創造經濟效益80餘萬元。
針對非公企業黨組織黨員數量少且分散,流動性大等特點,帶嶺區深入實施非公企業『優秀人纔雙培』工程,即把優秀員工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成企業骨乾,把優秀員工黨員培養成企業管理人員。在全區非公企業黨組織中建立了優秀人纔培養制度,通過開展『技能培訓、崗位練兵』,使黨員真正成為『骨乾標兵』。同時,對新轉入的黨員推行主動聯系、主動幫助解決實際困難、主動培養教育的『三個主動』服務模式,切實增強了黨員的歸屬感,帶動激發了大批一線職工和優秀人纔的入黨積極性,相繼有10名優秀職工向黨組織提出了入黨申請,為企業發展匯聚了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