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5日訊 雖然近期央行已向市場注入流動性,市場恐慌局面有所緩解,但流動性緊張的大勢很難在短期內扭轉。
伴隨著銀行『錢荒』,我市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也『水漲船高』,現在早高收益率已經達到了7%,較10天前上漲了2個百分點。
與以往相比,我市銀行理財產品還出現了長短期收益率倒掛的現象。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漲到7%
近來,市民吳女士的手機頻繁收到各家銀行銷售理財產品的短信。諸如,某銀行推出38天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5.4%。另一家股份制銀行也將發行期限35天的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達5.5%。還有一家股份制銀行推出的一款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高達7%。
記者走訪我市多家銀行了解到,因銀行流動性緊張等因素,6月下旬以來,各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一路上漲,5月份時收益率還難見4.5%,眼下動輒就是6%、7%。理財產品不僅收益率昇高,起購金額也在降低,大多數理財產品的起購金額都是5萬元。
收益率的提高,使得近期理財產品市場異常火暴,一些收益率較高的理財產品,剛一推出就宣告售罄。
長短期理財產品倒掛現象頻現
在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不斷衝高的同時,理財產品亦出現了長短期收益率倒掛的情況,即投資期限較長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低,而投資期限短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卻很高,這與往年恰恰相反。
『目前很多銀行都存在長短期理財產品倒掛的現象,短期理財產品因收益率高受熱捧,市民存款在各家銀行間游走尋利的現象非常嚴重。』中國銀行大慶分行理財經理王東海說。
對於銀行出現的長短期理財產品倒掛的現象,有業內人士說,月初有多款理財產品到期,銀行流動性依然緊張,所以大多數銀行通過擴大短期理財產品的發行量及提高產品收益率來吸儲,緩解銀行資金緊張的局面。
高收益理財產品還能『狂歡』多久
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雖然一路衝高,但這並不會持續太久。
采訪中,多數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流動性緊張局面的緩解,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必然會回落。預計目前這種長短期理財產品收益率倒掛、短期理財產品利率飆昇的局面將在本月被改寫。
此外,王東海還提醒廣大市民,收益率較高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風險大,建議普通市民選擇起購金額在10萬元以下、預期年化收益率高於5%的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市民在投資前需謹慎挑選,莫被眼前的預期高收益蒙蔽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