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食藥局發布兒童用藥七大誤區 專家:昏昏欲睡或誤食藥物
2013-07-08 08:12:26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8日訊 家長給孩子吃藥往往存在很多誤區,如果孩子誤食了藥物,家長應如何辨別?該怎麼處理呢?7日,哈爾濱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兒童用藥七大誤區,同時指導家長如何讓兒童安全用藥。

  孩子處於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許多髒器(如心、肝、腎)、神經系統功能發育尚不完全,對許多藥物極為敏感。同時,孩子相對於成人腸管長,消化道面積相對較大,腸壁薄,黏膜血管多,通透性強,吸收率高,腎小球濾過率低,排泄功能差。所以,藥物的不良反應對孩子影響很大,家長應避免給孩子吃藥時的一些誤區。

  據悉,3?7歲的孩子較為好動,父母一不留神,他們就可能把藥物悄悄吞下去。通常發現時,已經產生了較危急的情況,父母如何判斷孩子誤吃了藥物?據了解,孩子誤食藥物後會出現以下某種或幾種癥狀:孩子嘔吐或表現出昏昏欲睡、嘴上或嘴裡有異物殘留、舌頭和嘴上有灼傷的痕跡、嘴裡有異味。

  如遇到孩子誤食藥物,父母首先應帶上所服藥物立即就醫,並告知醫生孩子的年齡、體重和身體狀況等情況,然後告知醫生孩子誤服藥物多長時間。

  兒童用藥7大誤區

  誤區一:孩子偶爾體溫稍微高出正常值,父母趕緊用一切辦法降溫,吃退熱藥像吃糖果一樣隨便。

  誤區二:有的父母把抗生素看成包治百病的藥物,此舉危害極大。許多抗生素如慶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服用後會出現耳聾;紅霉素裡的四環素,大量使用會造成肝髒的損害,孩子使用會影響牙齒和骨骼的發育問題。同時,抗生素還可使疾病產生耐藥性。

  誤區三:雖然不少成人藥品標注劑量時,注明『兒童減半』字樣。有父母認為,藥物多吃一點好,劑量少了達不到藥物濃度,起不到治療作用。

  誤區四:孩子生病變得虛弱,父母趕緊給孩子邊吃藥邊進補,這樣身體更強壯了,病也輕了。其實,補品不可亂吃,一來有些會與藥物有衝突,二來有的補品含有激素的成分。

  誤區五:許多父母覺得維生素片補充更全面,生病期間應多補充,完全可以替代蔬菜、水果。

  誤區六:名貴藥品療效好,貴藥就等於好藥,能快速治好病。

  誤區七:用糖水給孩子喂藥,這種服藥方法雖然容易讓孩子接受,但糖水會破壞藥物的有效成分。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