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16日訊 記者從15日召開的全省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昇工程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到2015年年底,全省9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90%以上的鄉鎮衛生院、6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65%以上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為主體,中醫醫院為龍頭和支橕,社會資本舉辦的中醫醫療機構為補充的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基本建立,中醫藥服務設施設備基本齊全,人員配備較為合理,基本滿足城鄉居民對中醫藥醫療保健服務需求。
據介紹,我省將提高新農合中醫藥報銷比例。所有參合縣將針灸和治療性推拿等中醫非藥物診療技術納入新農合報銷范圍,引導應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各市(地)應按照省級新農合報銷目錄,將符合條件的醫療機構中藥制劑納入報銷范圍。各縣(市、區)中藥飲片的基本藥物管理按照國務院有關部門關於中藥飲片定價、采購、配送、使用和基本醫療保險給付等政策規定執行。
與此同時,還將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建設,要求95%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95%以上的鄉鎮衛生院設置中醫科、中藥房、配備中醫診療設備,70%以上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和65%以上的村衛生室配備適宜的中醫診療設備。加強基層中醫藥人纔培養和隊伍建設,中醫類別全科醫生佔基層全科醫生的比例達到20%以上,中醫類別全科醫生佔基層中醫類別醫師比例達到50%以上。在中藥制劑能力建設方面,鼓勵和支持醫療機構研制和生產特色中藥制劑。依法加強基層中醫中藥監督管理,各市地要嚴格規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藥飲片采購程序,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嚴格審核中藥飲片生產、經營企業資質。
據悉,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昇工程實施的重點項目包括:依托現有中醫藥資源,在建設好省級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基礎上,各縣(市、區)要建好縣級基層常見病多發病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基地。為縣級醫療機構培養300名中醫臨床技術骨乾,對1500名符合條件的鄉村醫生和鄉鎮衛生院中醫人員進行中醫藥專業大專學歷教育,對鄉村醫生進行中醫藥基本知識與技能培訓,為城鄉基層培養1000名中醫類別全科醫生。力爭在『十二五』期末使重點縣級中醫醫院基礎設施條件基本達到國家標准等。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副省長孫東生出席會議並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