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科教·就業  >  就業
搜 索
『畢剩客』大多貪戀編制 就業指導部門:就業觀念保守
2013-07-25 07:43:55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潔 王偉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7月25日訊 據了解,為力促大學畢業生就業,今年我省有關部門通過各種途徑為22.7萬應屆畢業生提供了20餘萬個就業崗位,但目前仍有6萬應屆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按理說,就業崗位供求基本平衡,“失業”畢業生不該如此之多。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究竟何在?記者對此進行了深入采訪。

23日,人纔市場內只有零星求職者。本報記者 張潔 攝

  理想

  “只有進入體制內

  纔算穩定工作”

  記者走訪幾家公務員考試輔導班的報名處發現,大四學生成為報名主力。

  我省某高校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小胡說自己是為了考公務員而不小心成了“畢剩客”的。

  大四時,小胡一心備戰“國考”、“省考”。最終“省考”成績公布,她沒能進入下一輪面試,時間已經進入5月。從5月到7月的求職中,她收到了兩家單位的錄用通知,一家是南方企業,被她以工作地點離家遠為由拒絕了;另一家月薪不到3000元,參考同學的簽約金額,她覺得月薪低,所以也拒絕了。小胡說,按照她的計劃,先找一份工作,但是工資不能太低,邊工作邊准備年底的“國考”,“只有進入體制內,纔算是穩定的工作。”

  根據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7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6%的大學生“理想的就業單位性質”是國企和黨政機關。

  20日,記者走訪了幾家公務員考試輔導班的報名處,雖然“省考”剛結束,2014年“國考”公告尚未發布,但依然有很多人前來諮詢報名。記者看到,諮詢的人中即將昇入大四的大學生不在少數。輔導班負責招生老師說,即使在現在的報名淡季,來報名的大四學生也超過一半以上。

  現實 每千名應屆畢業生僅三人考上公務員

  面對洶湧報考人群和龐大考務規模,有關人士將省公務員考試看做是僅次於高考的“第二大考試”,稱其為“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絲毫不為過。

  如此多的大學畢業生將體制內工作視為就業首選,那麼究竟有多少人會成功呢?

  據省教育廳統計,2012年,全省本專科畢業生進入黨政機關的為0.3%,事業單位聘用為0.34%;2011年,進入各級黨政機關的為0.38%,2010年為0.20%。統計表明,全省每千名畢業生中只有三個人能夠考上公務員。

  與如此低的比率相對應的是,每年報考公務員的畢業生人數逐年攀昇。以“省考”為例,2009年有5萬多人報考,2010年增至8.2萬人,2011年逼近10萬人,2012年躍昇為12.62萬人,2013年“省考”報名人數再創新高,多達13.4萬人。

  據了解,除了鍾情於“國考”、“省考”夢寐取得金飯碗外,進入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外資企業也是絕大多數畢業生追求的目標。一位體制內人士告訴記者,每年體制內的編制數量十分有限,但卻有超過半數的畢業生想要爭著進來,最後競爭程度不可能不激烈。很多畢業生在為進入體制內而拼命備考時,卻十分可惜地錯過了找工作就業的最好時機。

  調查 民企成為吸納就業的最大“海綿”

  “或許是地處東北,或許是開放意識不夠,我省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依舊保守,求穩定、求高薪、求待遇、圖享受的心理一直是眾多畢業生最青睞的。”我省相關就業指導部門人員分析說。

  省教育廳學生處副處長趙洪斌告訴記者,在今年我省提供的20多萬個就業崗位中,以民營企業、三資企業居多,“這些企業中大部分是中小企業,但是也有一部分是國內著名的大型企業。例如華為集團,雖然屬於民營企業范疇,但是綜合實力非常強,是世界500強企業。”此外,從專業上來看,這些崗位主要集中在工科專業、技術性較強的應用型專業,文科專業崗位需求較往年略少。

  據麥可思研究院發布的《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2012年內地民企是吸納就業的最大“海綿”,2012年有45%的本科生進入民企工作。可據我省教育廳統計,2012年我省本專科畢業生去民企工作的僅佔18.63%。

  “不是非得有編制纔有好發展。”黑龍江正大實業人力資源部經理李楠說:“正大有自己的人纔培養模式,我們的部門經理基本是05至07級的大學畢業生,我們公司整體人員的年齡結構很年輕,總監級的以80後居多,發展空間很大。”

  就業指導部門:

  破除保守觀念

  纔能找到理想工作

  “畢業生找工作時一定要破除這種編制情結纔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不一定只有進入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纔算成功,只有適合自己的工作纔是最理想的工作。”相關部門人員指出。

  “畢業生的編制情結太濃,是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之一。”省教育廳學生處處長張明華總結道,有些甚至是家長過分看重編制,非要進入體制內。其實有些情況不是“無業可就”,而是“有業不就”。張明華接著說,一些邊遠地區也需要大學畢業生去服務,但是帶有編制的崗位很少,所以讓很多畢業生打消了念頭。

  據趙洪斌副處長講,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觀念還是比較保守,就業期望值較高,認為只有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纔是好單位。“有個畢業生已經簽到國內一家知名的汽車制造企業,薪資待遇也不錯,但是前不久他卻辭掉這個工作選擇回家復習考公務員。”趙洪斌舉例說。

  根據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調查數據顯示,有13%的畢業生認為就業的主要困難是“社會關系欠缺”。“就業路上確實存在找關系現象,但找關系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人找工作要憑自己的真本事。即使一時拼爹,到了工作崗位,最終還要靠自己。工作和學習的能力、堅強的意志和肯吃苦的精神、誠實的人品是職場上拼搏的必備素質,只有自己能力強了,纔能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立於不敗之地。”相關人士指出。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