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林區夫婦河北打工公廁內撿腦癱棄嬰 扶養8年不離不棄
2013-07-31 08:21:4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力娜 梁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31日訊 通北林業局周新、李春梅夫婦,8年前外出河北省保定打工時,在公廁裡撿到一個患先天性心髒病和“唐寶寶”病的棄嬰。8年來,為給孩子治病,他們傾其所有。他們的故事感動了定州乃至河北,北京電視臺、河北電視臺、燕趙都市報都曾紛紛報道。今年7月1日,他們夫婦帶著孩子回到家鄉。26日,記者見到這對夫婦時,只會說“媽媽”和“奶奶”四個字的婉婷正幸福地依偎在他們身旁。

  河北打工 公廁裡撿來患病棄嬰

  2001年,周新和李春梅夫婦從林業部門下崗,為了維持生計,他們投奔到河北省定州市開飯店的姐姐那裡,平時兩人在飯店裡切菜、做點零活,每月工資1000多元。他們每月都要把多半工資郵回家中,給父母和上學的兒子日常花銷。

  2005年10月14日,對周新夫婦來說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那天早上,周新從公共廁所回來後,就開始“魂不守捨”,李春梅幾次詢問,他纔吞吞吐吐地說,在公廁的牆角有一個嬰兒,只有巴掌大小,用小棉被包著,也不哭鬧。李春梅聽後,心裡“咯?”一下,第一想法就是把這個嬰兒抱回來,可又想到了他們的處境,就沒吱聲。倆人在床邊坐了很長時間,耷拉著腦袋,誰也不說話。

  最後二人還是來到了公廁門口,“當時,包著嬰兒的小棉被已被踢開,只蓋住了肚臍,嬰兒渾身上下凍得發青,好像沒有了呼吸。”他們看到這一幕,什麼也不顧了,馬上抱著孩子就回到了住處。李春梅將上衣脫了,把嬰兒抱在自己的懷裡,用體溫溫暖孩子的身體。之後,他們還給女嬰起名婉婷,希望她長大後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女孩。

  “這個孩子是被人遺棄的患病女嬰,前幾天被人抱走了,結果又送回來了。”鄰居大姐看見他們夫婦對婉婷疼愛有加,不想讓他們“蒙在鼓裡”。聽見鄰居這樣說,二人便帶婉婷去醫院做了全面檢查。醫院診斷婉婷患有21—3染色體綜合癥(俗稱“唐寶寶”)及先天性心髒病。

  “我們只聽過心髒病,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唐寶寶’。”周新說,通過醫生的解釋,他們纔知道“唐寶寶”也叫先天愚型嬰兒,是一種常見的染色體病,患者智力低下,肢體平衡性差,並且治好的可能性很小。這樣的檢查結果,並沒讓周新夫婦認為抱回婉婷是個錯誤,反而覺得婉婷的命太苦了,他們一定要照顧好她。說到這裡,李春梅堅定地對記者說:“撿到這個孩子,就是我們夫婦和她這一輩子的緣分,啥時候,我們都不會拋棄她。”

  父母膝下 “唐寶寶”幸福地成長

  “奶奶,奶奶。”26日,記者在通北林業局前進林場見到周新夫婦時,婉婷這樣和記者打著招呼。她嘴裡的“奶奶”是問好的意思,雖然發音不標准,但眼神裡卻飽含真誠。記者看見,婉婷和父母居住的房間只有10平米左右,唯一的家用電器就是一臺21寸的熊貓牌電視機。

  今年8歲的婉婷身高1.2米,體重只有45斤左右,比同齡孩子瘦很多。看見記者過來,她也不怕生,向記者伸出胳膊。由於生病,她只會簡單的話語和動作,看見喜歡的人都會喊“奶奶”。婉婷有時還會張開嘴,把手放進嘴裡。這時李春梅就會說:“婉婷,把手拿出來。”婉婷會很聽話地把手拿出來,但過一會兒,又把手放進嘴裡。李春梅知道,婉婷不是故意氣她,只是智力較低,不能完全聽懂她說的話。

  采訪期間,婉婷總是圍在父親和母親身邊,一會揪揪爸爸的臉,一會喊著“媽媽、媽媽”。“這孩子4歲半纔會走,是我和她爸一步步硬拉著她纔學會。”李春梅說,婉婷走路不穩,如果摔倒自己都站不起來。看著“膩”在身邊的婉婷,周新夫婦講述了他們與婉婷的情緣。

  艱辛養育 給孩子看病什麼都賣了

  “3歲以前,婉婷每年都有4個月是在醫院中度過。”周新說,因為先天性心髒病的原因,婉婷比同齡孩子的身體都要弱,一有流感等病情,他們都很緊張,就怕婉婷發高燒,引發其他疾病。

  婉婷4個月時,李春梅和父母溝通,把孩子送回通北林業局撫養。誰知回來後第三天,婉婷突然發病,從通北林業局醫院轉到北安市人民醫院,醫生甚至下達了病危通知,幾經搶救纔轉危為安。這次經歷後,他們放心不下婉婷,又把她帶回定州,一邊打工一邊撫養孩子。期間,不少親友都過來勸他們放棄收養。但是這對夫婦堅強而執著:“不管是哪個孩子,她都是一條生命,只要我們活著一天,就會照顧她一天,讓她長大成人。”

  這些年,為了給婉婷治病,周新夫婦把通北林業局的房子、土地和農機具都賣了,還不夠治病的費用,於是他們向親戚朋友求助。8年來,他們陸陸續續借了40多萬元。在婉婷住院期間,他們省吃儉用,每頓飯只買一個素菜、一個饅頭、兩碗小米粥,兩個人“對付對付”就過去了。

  2009年,在親朋好友的幫助下,周新夫婦開了一家小餐館,並把婉婷帶到餐館照顧。但有時他們照顧不到,婉婷就會大哭,或是站在顧客吃飯的餐桌旁傻傻地看著。有的顧客感到害怕,大喊“老板娘,把你的孩子抱走”,有的顧客點餐後,看見婉婷起身就走。這幾年,他們一邊照顧婉婷,一邊掙錢還債,目前還剩7萬多元的債務沒有還清,樂觀的二人說:“沒錢可以再掙,孩子的病一天不能耽誤。”

  夫婦夢想 孩子能夠學會照顧自己

  面對生活的各種困境,周新、李春梅都沒有流過淚,可是談到自己的兒子,李春梅淚如雨下:“為了婉婷,這些年我們很少照顧兒子,但兒子不僅接受了這個撿來的妹妹,還說以後要幫我們照顧她。”

  采訪期間,記者得知他們的兒子叫大寶,去年以627分的高分,被石家莊一所軍校錄取。大寶在電話中告訴記者,他當時不太喜歡這個撿來的“妹妹”,害怕她把父母對他的愛分走了。但看到那麼小的嬰兒,因為治病,胳膊上都是密密麻麻的針眼,他感到很心疼。他逐漸接受並喜愛這個妹妹,還表示等畢業掙錢了,他會幫助父母撫養妹妹。

  兒子的理解,讓這對夫婦欣慰不已。2008年,他們的故事感動了定州乃至河北,北京電視臺、河北電視臺、燕趙都市報紛紛報道,一些愛心人士也給他們送去了溫暖。2010年,通北林業局解決了婉婷的戶口問題,今年,通北林業局民政部門又為婉婷辦理了低保。為了回報社會對他們和婉婷的愛心,周新先後4次義務獻血,並且他和兒子都參加了中國造血乾細胞捐獻者隊伍,隨時准備為需要的患者捐獻自己的造血乾細胞。

  今年7月1日,周新、李春梅夫婦從定州回到通北林業局居住。“我們身體越來越差,希望婉婷能早日學會照顧自己。”他們沒有太多的期盼,只盼望婉婷能學會自己上廁所等簡單的事情。他們了解到康復學校的費用較貴,周新決定再去打工,掙夠錢把婉婷送到康復中心學習。

  記者采訪結束離開時,婉婷擺手仍說著“奶奶”二字,盡管聽著模糊不清,但卻是世上最美妙動聽的聲音。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