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采訪的大多數孩子表示:
一下灌得太多記不住,補得頭昏腦漲,回家後耳朵還嗡嗡響
-接受采訪的幾乎所有家長都對記者說:“都不補了,我們也不補”
-哈市流傳著這樣一副對聯:
十年補課,家長割掉一間房;一個假期,老師買來一輛車
-許多家長氣憤且無奈:
“補課風真的沒治了?如果哈市教育局束手無策,那麼真是冰城人的悲哀”
生活報8月6日訊 5日,關於冰城補課風的報道發出後,編輯部熱線電話不斷,讀者李冰說:“在這股補課風中,孩子假期游走在各個補課班,真是太累了,都被逼瘋了。”讀者張顯浩則強烈質疑:“是什麼讓補課變得如此瘋狂?為什麼沒有人來真正制止這股風?難道就聽之任之這樣瘋狂下去嗎?”
在數日的采訪中,記者深切感受到孩子、家長的無助,他們無奈地去跟風,並深陷其中被動瘋狂。而某些老師則在瘋狂追逐高額利益的同時,完全失去了職業底線。
被瘋狂填鴨:
一學期知識30小時搞定學生補得頭昏腦漲
接受采訪的大多數孩子都表示,一下子東西灌得太多記不住;有的孩子則表示,補課補得頭昏腦漲,回家後耳朵還嗡嗡地響。
假期補課,大多數學生都是在學習新學期的課程。這場提前學習已經達到瘋狂的程度,原本要講一學期的課程要在15天的補課班裡學完,而每天講課的時間是2小時。
7月29日12時50分,李佳文(化名)走進位於哈市南崗區十字街上的一家文化學校的教室,准備開始這個假期的第13堂數學課。再有兩天,李佳文的數學課就上完了,但這對於李佳文來說並不意味著補課結束,因為8月1日她還要繼續補習英語,8月20日開補語文,而那時距離9月1日開學就不遠了。
李佳文是哈市一所民辦初中的學生,開學即將昇入初二。這個暑假還沒開始,媽媽就給她報了幾個學習新學期課程的補習班。放假的第一天,李佳文早上8點就坐在了英語補習班裡,2個小時後去爺爺家吃午飯,13時上數學課,19時上物理課,21時纔下課。李佳文說:“我特別想開學,因為假期真的比上學還累。”
簡短而快速地學習新課,基礎知識還沒掌握牢靠,就有很多人開始了提高班的課程。“有些孩子一門不是補一次,而是補兩三次。比如數學,我的孩子就同時補兩個老師的課,這些老師的側重點可能不一樣。”家長馬先生對記者說。
這種超高速度的填鴨式補習,最終的學習效果究竟如何?在記者采訪中,大多數孩子都表示一下子東西灌得太多記不住;有的孩子則表示,補課補的頭昏腦漲,回家後耳朵還嗡嗡地響。
被瘋狂消費:
假期成家長“年關”補課要花一萬多
“我們夫妻每月收入共8000元左右,按理說日子應該過得不錯,但孩子假期和平時的補課費加起來,一年就是幾萬塊,現在朋友聚餐我都不去,不能老讓別人請客啊!”家長張先生苦笑著說。
張先生的孩子今年中考,早在7月初就開始學習“新高一”的課程,全科六門,學費7000多元,再加上一些重點科目的提高課,這個假期張先生拿出的補課費就得一萬多。電話中張先生很激動:“老輩人總說過年關,因為過年的時候開銷大,現在每到假期對我都是‘年關’,我們夫妻每月收入加起來8000元左右,按理說日子應該過得不錯,但孩子假期和平時的補課費加起來,一年就得幾萬塊,現在朋友聚餐我都不去,不能老讓別人請客啊!”
記者了解到,像張先生這種情況在哈市比較普遍,一般小學課程便宜一些,但也要2000元左右。對於初四、高三這樣的關鍵階段,家長一年拿出幾萬元補課的並不少見。
幾乎所有家長都對記者說,“都不補了,我們也不補。”“高額補課費是難以承受,但這是為了孩子啊,砸鍋賣鐵也不能讓孩子耽誤在我們家長的手裡。”“孩子一天累成那樣,我們也心疼,但是沒辦法啊!”言談中,記者看到了眾多家長的無奈,拿出難以承擔的錢,去補不得不補的課。在這場瘋狂的補課風中,家長被動地陷入其中難以自拔。
近日,在哈市流傳著這樣一副對聯:十年補課,家長割掉一間房;一個假期,老師買來一輛車。讀者王麗申氣憤地對記者說:“這樣的瘋狂補課不僅降低了工薪族的家庭生活質量,而且嚴重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你隨便找個家長問問,這種情況多麼普遍,哈市教育局在乾什麼?”
“吸金黑洞”:
老師的絕招兒
都在課外補習時講
一個補課老師對暗訪的記者說:“放心吧,我的課肯定讓孩子有收獲,因為我有很多解題的竅門,這些都是孩子課堂上聽不到的。”
在很多人眼裡,補課是孩子和家長自願的行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的事兒。但隨著深入采訪,記者了解到一個教育黑洞,推動、吸引著更多的孩子加入補課大軍。
叢女士的孩子學習不錯,但在上學期突然發現在課堂上跟不上老師。叢女士找到老師詢問,老師話轉了半天纔說:“要不我抽出點時間課外輔導孩子。”孩子去了老師告訴的地方,發現班上大多數同學都在這裡,而教的都是課堂上沒有講過的內容。輔導了兩次,就有一名家長跟叢女士說:“咱不能白讓老師受累啊,一人拿出點錢吧。”在哈市,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經歷。他們說,一些老師在教學中有意將個別知識點一帶而過,給課外補習留出“窗口”。
一個補課老師對暗訪的記者說:“放心吧,我的課肯定讓孩子有收獲,因為我有很多解題的竅門,這些都是孩子課堂上聽不到的。”記者隨後的采訪印證了這位老師的話。7月29日,在南崗一家補習學校的門口,幾個剛剛上完課的孩子很興奮:“這個老師太厲害了,那幾招真好!”補課班真是神奇,讓在課堂上顯得平淡的老師一下子熠熠生輝!應該說,這些有著多年教學實踐的老師確實都有自己的經驗方法,但是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人類靈魂工程師竟然把學校裡應盡的職責放到一邊,將所謂的絕招兒變成了招財進寶的私器。
家長林女士說:“上學期剛開學,孩子回家跟我說,老師問班級有多少同學寒假學習了新課程,80%的同學舉了手,得到了老師的表揚。”接下來,各科老師講課速度非常快。“不提前補不行啊,要不跟不上。”林女士慨嘆。據了解,哈市絕大多數重點中學都有搶進度學新課的現象,這種背離國家教育課程設置的做法,成了假期補課泛濫的強大助力。無良教師在踐踏師德底線,學校在破壞國家規定的課程安排,“哈市教育局是不知道還是不想管?”一些家長提出這樣的疑問。
補課風為啥管不住:
教育行政部門
“縱容”的結果
在哈市,打著為從小學到高中幾十萬學生服務的名義,形成了一個畸形的補課產業鏈。記者采訪中看到的是每一個假期開始前哈市教育局下發的文件,看到的是穿梭在各補習班的公辦校老師,看到的是越來越混亂的補習市場,看到的是孩子疲憊的面孔——他們在過著不是假期的假期;我們沒有看到的是哈市教育部門有效管理的身影。
義務教育階段的教育具有明顯的公益性,實現教育平等均衡更是社會追求目標。讀者張顯浩認為,教育變成產業,而補課變成產業中最暴利的一面。“部分老師教書育人價值觀出現異化,在高額學費驅動下,師德被交易,知識傳授急功近利、短斤缺兩,這不僅不利於學生身心發展和知識吸納,更是一種明顯違背教育規律的行為。而教育管理部門的不作為,實質上是對由瘋狂補課引起的種種不良現象的縱容。”
讀者隋先生說:“下發文件成了有關部門免責的擋箭牌。這樣的文件年年發,如果發文件解決不了問題,發的再多有什麼用?這種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的管理必然會讓問題越來越大。學生都在補,家長在煎熬,媒體看到了,市民都知道,唯獨負有管理之責的教育局至今仿佛置身事外,實在令人費解。哈市教育局的態度和舉動,關乎到哈爾濱上百萬的孩子,市民把孩子交給了教育部門,要求的是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在這一大是大非的問題前,他們這些教育管理者責無可推!”
“哈爾濱的補課風真就沒治了?”讀者王女士說:“問題不是有沒有辦法,而是應該認真地去想辦法,並讓辦法真正落到實處。如果在瘋狂的補課風面前,哈市教育局真的束手無策,那麼真是冰城人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