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8月13日訊 8月11日,齊齊哈爾市綠色食品產業推介會在河南省漯河市舉行。推介會上,市委副書記、市長郭新雙向與會的河南省企業家介紹了我市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情況,並向與會的漯河市政府主要領導以及企業家們發出真誠邀請,邀請他們參加8月28日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齊齊哈爾)綠色食品博覽會。推介會上,各縣(市)區政府主要領導介紹了各自情況及招商引資的優勢。
推介會由黑龍江省河南商會秘書長賈銀增主持。黑龍江省河南商會會長胡學文在推介會上致辭。
漯河市副市長在推介會上致辭,對我市在漯河市舉行綠色食品產業推介會表示歡迎,並介紹了漯河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以及食品產業狀況,同時希望兩座城市能夠優勢互補,加強合作。
郭新雙在致辭中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參會的企業家表示歡迎,並對漯河市委、市政府,豫商聯合會,黑龍江及齊齊哈爾河南商會表示感謝。
郭新雙說,此次回到家鄉河南考察招商,幾天以來,相繼走訪了三全、思念、白象、天冠、眾品以及漯河的雙匯、旺旺、嘉吉、可口可樂等10餘家知名大企業,親身感受了家鄉在食品加工領域所創造的成就,既學到了經驗,也開闊了眼界。齊齊哈爾是農業大市,也有著與河南省各個城市同樣富集的農業資源,但在發展食品工業方面還有不小的差距。河南省食品產業之所以發展得好,一是有戰略意識。為發展食品產業,河南省提出『把中國的大糧倉變成中國的大廚房』戰略。從大糧倉到大廚房的過程,就是一個工業化的過程。要適應這個工業化過程,就是要把分散於農業第一次產業的要素通過工業技術轉化成為第二次產業,在此過程中,要用工業化的思維推動農業的現代化,從而使經濟發展、效益提高、人們富裕,這就是工業化革命對現實生活一個很重要的寫照和一種啟示。二是有一個優秀的企業家群體。一個社會的發展,尤其是工業社會的發展,最重要的力量就是企業家階層,一個地方如果沒有一批成功的企業家,發展就不可能持續。企業家在創新過程中打破了原來的平衡,提供了新的供給,而新的供給又帶來了社會需求的進一步深化,這就要求我們創造一個有利於企業家生存、發展、提昇的外部環境,讓企業家在發展中減少交易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企業家階層的培育和尊重也是工業化發展過程中必須重視的問題。三是河南省在發展食品工業上走出了一條實實在在的道路。現在食品工業已經不是過去僅僅滿足於溫飽,而是向舒適性、安全性、娛樂性發展,在這方面,這幾天我們考察的食品企業都很健康,都各有特點,這也是食品企業發展的方向。
河南省各地方黨委、政府扶持、推動食品產業發展都有很好的經驗,值得借鑒。其注重引導,堅持扶優扶強,培育龍頭,扶持骨乾,樹立樣板,實現了食品業從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其集群發展,建設食品工業園區,形成了中小企業密切配合、分工協作的網絡體系;其注重對外開放,借力發展食品工業;注重技術創新,強化技術保障,培育了核心競爭力。
郭新雙說,感受之餘,同時也更加堅定了齊齊哈爾市發展食品產業的信心。齊齊哈爾市是裝備工業基地,對國家工業化進程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但結構性矛盾已經制約了經濟社會的發展。市委、市政府經過認真度量,認為我市的資源優勢,尤其是農業資源優勢還沒有發揮出來,因此決定市級領導分工到全國各地學習考察食品加工業,開展招商引資。
郭新雙說,齊齊哈爾市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寒地黑土有機質和微量元素畝均含量是全國平均含量的兩倍,是黃土的十倍,病蟲害輕。從全省乃至全國來看,齊齊哈爾市農畜產品品種多、產量大、質量好,發展食品產業在區位條件、生態環境、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方面優勢獨特。齊齊哈爾市作為省會城市有250多年的歷史,位於黑龍江與內蒙古交界處,輻射遠東地區,周圍輻射人口有1500萬。有耕地3500萬畝,去年我市糧食總產達到268.9億斤;去年全市肉牛飼養量達到148.5萬頭、奶牛68萬頭,生豬790萬頭、肉禽5750萬只,這些是發展食品產業基礎條件。天然蘇打水屬於世界三大冷礦泉之一,pH值8.5左右,富含17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為目前國內唯一含硼稀有冷礦泉。現已探明儲量30億噸,去年全市實際生產僅為6.8萬噸,如果每年開采300萬噸,可連續保護性開采600多年。齊齊哈爾市是國際公認的世界最佳奶牛飼養帶之一,年鮮奶產量達162萬噸,水好、草好、飼料好,環境好,使得鮮奶質量好。非轉基因大豆產業是齊齊哈爾市農業傳統優勢產業,是全國著名的馬鈴薯種薯和商品薯生產基地,去年種薯產量60萬噸,商品薯產量452萬噸。
郭新雙說,食品工業是一個永恆的產業,只會提高人們消費的質量,推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食品工業發展必然會成為工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們應抓住食品工業大發展這樣的機會。企業要壯大、市場要拓展,齊齊哈爾市就有這樣的資源與空間,相信家鄉的企業家們有這樣的戰略眼光和敏銳思維。作為齊齊哈爾市市長,我有責任為地方經濟發展努力工作;作為河南人,我要為家鄉的企業家到齊齊哈爾市發展做好服務,提供保障,當好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