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88歲母親照顧腦癱女兒66載 為孩子做事媽媽永遠不累
2013-08-15 14:05:31 來源:東北網  作者:陳顯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5日訊(記者 陳顯春)在牡丹江市東安區柴市社區東安市場小區2號樓有一位88歲的母親,她以堅強的意志、堅韌的性格、堅持的希望,精心地照顧腦癱女兒已66個年頭。

  8月13日,記者來到郝淑芹家,身材瘦弱的郝淑芹正在打掃房間。因雙耳幾近失聰,記者要用很大聲說話她纔能聽見。女兒祝麗華躺在床上,身上的衣服乾淨整潔。

老人說每一次為女兒弄吃的,她都很開心。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郝淑芹打掃完房間,把早晨買的香瓜洗乾淨,拿著勺子來到床邊。88歲的郝淑芹拿著東西的手已有些顫抖,但她盡力控制得平穩一些,她將勺子裡的香瓜輕輕地送到女兒嘴邊。這些習慣的喂食動作,郝淑芹已做了整整66年。

老人給女兒喂食香瓜的動作平穩緩慢。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記者注意到,祝麗華吃完香瓜後,含混不清地吐出幾個只有郝淑芹纔能讀懂的字,隨即,郝淑芹便拉著她的手說,“不累,我是你的媽媽,媽媽為孩子做事永遠不累。”祝麗華聽後,嘴角動了動,像是微笑。

郝淑芹講述她和女兒66年的故事。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據郝淑芹介紹,祝麗華出生時,就被確診患有腦癱,當時醫生說她活不過20歲。不料想,打擊接踵而至。就在祝麗華上小學五年級那年,發了一次高燒,從此她便癱瘓在床。以前靠攙扶她還能走路,現在一動不能動。“恐怕連20歲都活不到了吧,趁年輕,趕緊再生一個吧。”親友們說。

  當時,郝淑芹正沈浸在悲傷之中,面對親友們的好言相勸,她卻不為所動,而是語氣堅決地說,我不會再生的,要把全部的愛給她一個人,全心全意地照顧她。從這以後,祝麗華的吃喝拉撒全靠母親,父親在外掙錢養家。十年前,郝淑芹老伴辭世,照顧女兒的重擔就都壓在了她一個人的肩上。


 

  這副擔子有多重,只有郝淑芹知道。就拿大小便來說,體重只有70多斤的她,將和自己一樣重的祝麗華扶起來完成所有動作,每次都累得她渾身哆嗦,好久喘不過氣來。

  如今祝麗華已66歲了,郝淑芹認為,她為女兒賺來了超出醫學上三倍的生命,這該算是大奇跡了吧。“是女兒頑強的生命力,給了我希望,讓我在苦難面前,變得堅強樂觀,孩子每多活一天,都是驚喜和奇跡。”聽著郝淑芹這樣說,祝麗華又發出了聲音,郝淑芹心領神會,馬上解釋說,“是,沒有我,你活不到今天。”

祝麗華寫給社區的感謝信。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原來,祝麗華聽到記者與母親的對話後,不贊同母親的說法,她覺得最應該感恩母親。郝淑芹說,雖然祝麗華的智商僅相當於6歲孩子,但她心裡什麼都懂,就是無法用語言表達。

  采訪中,郝淑芹時而輕輕地梳理著祝麗華的白發,時而撫摸一下她的手。有幸福,從祝麗華眼角中流出。

  就這樣,母女倆相依相偎,相互感恩,一天又一天,走了過來。

社區工作人員時常看望郝淑芹母女倆。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現在,郝淑芹母女生活的主要來源靠政府低保救濟,她偶爾還會出門撿廢品。每天能賺三五元錢,給女兒改善一下伙食。當社區了解到老人的情況後,成為社區重點照顧群體,每逢節假日,都會為母女倆送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附近的商戶和居民都認識郝淑芹,知道老人的不易,主動將廢舊物品留給她。

依依惜別時,郝淑芹堅持送社區人員出門。東北網記者 陳顯春 攝

  郝淑芹說,女兒再大,在父母面前也永遠是孩子。目前,她最擔懮的是自己年紀大了,說不定哪天就走了,扔下癱瘓在床的孩子可怎麼辦?社區工作人員的話給她吃了定心丸:“已經和民政部門聯系好了,祝麗華隨時都可以入住養老院。”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