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家長:孩子由出生到大學花費百萬 教育醫療成大頭
2013-08-18 09:16:34 來源:生活報  作者:李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那岩圖

  生活報8月18日訊 最近,一個名為“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調查在網上熱傳,引起一片嘩然。在榜單上,前三名是北京、上海和深圳,生育成本(從媽媽懷孕算起到孩子大學畢業)分別為276萬元、247萬元以及216.1萬元。長春排在最末位,生育成本也要131.5萬元。冰城哈爾濱“榜上無名”。

  “這個榜單太嚇人了,按照這個標准,以後誰還能養得起孩子!”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冰城有的家長認為這個榜單太不靠譜了,一個普通的三口之家一年的收入不過七八萬元,除非不吃不喝,纔能滿足孩子的花費。

  而社會學者則認為,榜單“直擊”現實,冰城不乏“一切為了孩子”的家長,他們除了付出巨大的物質成本,精神成本更是令人感喟。應該說,哈爾濱的生育成本也是有數可查,“估計或與長春相近吧”,對於普通家庭而言,養育一個孩子直到他接受完大學教育,花費百萬元很正常。

  家長列賬單 高中3年30萬是咋花的

  記者問:這些錢不能省下嗎?

  家長說:孩子不懂事,家長不能不懂事!

  “現在我孩子每年的費用要10萬元以上!”記者采訪哈市從事信息工作的一位孩子家長王民學(化名)時,他談到這樣一個數字。他說,不曾計算過為養育孩子付出過多少金錢,因為不敢想象,而且也難以計算,但是他感到這個數字對他而言應該非常巨大。

  王民學的女兒今年16歲,在哈市某重點中學讀高三,成績始終保持學年前三名。王民學非常支持女兒學習,為了孩子,他幾乎將這些年的積蓄以及工資收入全都投入其中,一項又一項成本費用讓他記憶深刻,以至於不必思索便脫口而出:“由於家離學校較遠,孩子讀高一的時候,我們就為她租了一輛送子車,一個月的費用是500元;從高二起,我和她媽媽覺得孩子太辛苦,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7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每年的費用要2萬元,今年的房租也已經交上了;孩子上高中以後,像所有的孩子一樣,課外要在不同的地方補課,除了每個月幾千元不等的補課費外,我們來回接送孩子打車的費用每天至少50元錢;孩子上了高三,需要‘精補’,一堂‘一對一’的課或者只有幾名孩子的小班課,費用是每一個半小時700元或者千元以上;孩子在高一還參加了一次夏令營活動,去美國的一些知名大學參觀交流,那一次的費用將近6萬元;再加上孩子吃喝穿玩,平均一年的費用支出可達10萬元。”

  王民學說自己已經做“月光族”很久了,而且很少再去購買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東西,隨便亂花一分錢都會感到愧疚。“我的工資早已不夠支付女兒的這些費用,所以一有空就會去講學,以獲得一部分收入。”

  王民學的“育兒成本”在冰城並非特例,記者問他“這些費用可不可省去”時,他說這些費用是必須支付並且不可回避的,“孩子不懂事,家長不能不懂事”。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在孩子的其他階段,“育兒成本”均是一個不可想象和不好估算的數字。

  一旦有了寶寶各項費用“節節高”

  當王女士被醫院告知自己3歲的女兒因患肺炎需要支付近萬元的醫療費用時,她感到自己既幸運又不幸。

  “孩子幸虧得的是肺炎,要是其他什麼大病,不得傾家蕩產啊!但是,近5000元的費用(有一半醫保報銷)也讓家長感到壓力巨大,對於一個普通工薪家庭來說,這是我和孩子爸爸一個月的工資總和啊!”王女士表示,對於“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動輒一二百萬元的費用,她並不感到驚訝。一旦有了寶寶,也意味著父母要不斷地投入資金。

  “就拿我來說吧,從懷孕一直到把孩子生出來,營養費、手術費至少2萬元。緊接下來是坐月子,請了月嫂,還請了催乳師,花了六七千元。等到孩子稍大點兒,我又在想該不該讓寶寶去參加早教班,後來雖然否定了這個想法,省下了一大筆費用。不過,寶寶到3歲時,奶粉錢、玩具錢、衣服錢、輔食錢,平均每個月的費用都在1500元左右,三年下來也花去了近5萬元。此外,冰城很多媽媽都會給孩子購買萬元左右的保險,我給寶寶買了一份相對便宜的,每年支付6000元。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有一種感覺,錢緊,日子也緊。”

  “全職媽媽”張莉認為,“現在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初中畢業,每個月基本的成本費用應該在2000元左右。這個數字是很多家長的共識。”“你想想,現在公辦幼兒園每月的托兒費就已經逼近千元了,再加上孩子的其他費用,每個月孩子的花費至少要2000元左右。而孩子在小學、初中階段,這個費用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通過王女士和張莉的介紹,記者算了一筆賬,從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算起到初中畢業,基本的生活成本費用已經接近40萬元。

  補課費等教育支出水漲船高家長節衣縮食“窮追不捨”

  孩子媽給孩子爸發去了短信:今天我給寶寶報了英語學校,半年費用4400元,如果一次交齊全年的,可節省1000元,7800元就OK啦。

  孩子爸回短信:你有錢燒的吧!

  孩子媽回復:我就是在燃燒自己!

  與孩子的生活費用相比,令家長們感到“頭更大的”是教育成本的投入,而現在,補課費等教育支出水漲船高,冰城家長中不乏節衣縮食者,一心想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據一位教育界人士透露,現在南方一些城市,有的孩子在小學階段已經開始學習英語以外的第二外語了,而英語早在孩子入學前就已經接觸了,僅這一項“育兒成本”應該是幾十萬元的費用。目前,哈爾濱高端的幼兒英語學校也越來越多,最為昂貴的每年費用在2萬元左右。此外,現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已經流行去國外讀小學、讀初中,家長花費百萬元也並不稀奇。如果是到國外讀大學,費用一年100萬元都有可能。而這些趨勢,不能說只是一線城市的現象,也是其他城市共有的現象,致使“育兒成本”節節攀高。

  對於“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哈市繼紅小學校長宋春生提出了自己的理解,他說,國家對於小學、初中的教育成本其實要求非常低,沒有任何學費,但是有書費和本子費,一個學生一個學期也就一二百元錢,大概花1500元就能把小學讀下來。初中階段也是如此,但是書本費可能會稍多一些。不過,雖然表面上上學的成本很少,但是間接的費用“那就不好說了”,現在全國各地均存在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為了讓孩子上名校必須購買校區房,如果將“校區房”也計算在“育兒成本”當中,“真的就不好說是多少錢了!”

  專家計算冰城生育成本40萬元早已略顯拮據

  “生育成本”達到百萬元非常正常,這個數字應該接近長春標准。

  一直以來,流傳著“窮養兒富養女”的說法,對兒子多給予磨練,纔會使其奮進拼搏;對女兒則要盡量滿足需求,纔會讓她在成人後不被外物所誘惑,端正做人。而現在,多數家長會根據收入情況以及教育理念,不論男女一律富養。

  黑龍江大學社會學教授曲文勇一直非常關注“育兒成本”的問題,他告訴記者,前些年,流傳著“養一個娃40萬元”的說法,當時很多家長都感到“壓力山大”,而現在,“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的出爐,以及人們的切身感受,40萬元的“育兒成本”顯然已經有些拮據了。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中,有一些成本項目,在普通的工薪家庭中是不會產生或者減少產生的,像每個月五六千元的保姆費,每年至少萬元的早教費等等。而這些費用,一些富裕家庭則是可以承擔的。所以,榜單也並非聳人聽聞,所反映應該算是富裕家庭或者接近富裕家庭的育兒成本。”曲文勇說。

  曲文勇認為,可以通過哈爾濱市居民年人均消費來估算出育兒成本,“去年哈爾濱市居民人均消費1.76萬元,包括衣著支出、居住支出、醫療保健支出、食品支出、交通通信支出、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支出和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等等,特別是當下,教育、醫療費用已佔據‘大頭’,很多孩子的消費成本都高於家長,或者可達到2倍,所以,孩子的養育成本應該是1.76×20(年)×2=70.4萬元,再加上不可避免的通貨膨脹,所以,到孩子大學畢業,達到百萬元非常正常,這個數字應該接近長春的標准。”

  采訪後記

  過度攀比要不得 量入為出是王道

  此次采訪,除了切實感受到了“生育成本”居高不下的現實,另一方面,也讓我對家長們心生敬佩,一位家長說,這些年,他已經很少與朋友聚會了;無論刮風下雨,他和孩子媽媽都會在補習班的門口默默地等待女兒出來;為了讓女兒獲得更好的教育,他節衣縮食,從不亂花一分錢,甚至利用很多時間去“打工”來獲得更多收入……相對於“中國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所揭示的可以計算出數字的物質成本而言,父母所付出的“精神成本”其實更為巨大。

  有人說,與其說“生育成本”越來越高,還不如說是其中的“教育成本”高得離譜。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教育的期待越來越高,但城市中最優質的教育資源卻一直被少數人擁有。作為父母,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但這種“砸鍋賣鐵”的付出有時效果卻適得其反,孩子非但難以“成龍成鳳”,反而給家庭徒增了沈重的負擔。建議一些家長不要盲目攀比,最貴的未必是最好的,要保持理性,量入為出。

  另外,如果教育資源能夠更加公平,醫療費用能夠降低一些,或許家長們的負擔就能夠減輕許多!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