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通河:抗洪搶險一線上演感人畫面(組圖)
2013-08-25 18:02:2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肖 劉暢 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5日訊 (張肖 劉暢 記者 孫曉銳) 連日來,在通河縣抗洪搶險一線,上演著一幕幕乾群團結、合力抗洪搶險的感人場景,黨旗在召喚,正能量在閃光。

  遠親不如近鄰,場縣共建助抗洪

  在通河縣第三戰區,烏鴉泡依山堤的護堤現場上演了一幕場縣攜手防汛抗洪的感人場景。

通河群眾自發參加抗洪搶險。

  位於通河縣境內岔林河農場的乾部群眾帶著抗洪物資和慰問品來到依山江堤段,看望在這裡守護江堤的通河縣機關乾部,給他們送來了牛奶、火腿腸、西瓜、礦泉水等慰問品。同時,他們還積極籌措防洪物資,為該縣烏鴉泡鎮送去了15立方米的防汛用松木杆,為祥順鎮籌措到2條排澇抽水帶。

  農場領導乾部表示,在全縣防洪緊要關頭,將堅決服從通河縣防汛指揮部的安排,有人出人,有物出物,場縣攜手,全力以迎戰洪水。

農民宮海超拎著東西上堤慰問守堤乾部。

  吃水不忘挖井人,百姓自發去慰問

  黨員乾部奮不顧身參加抗洪搶險,深深感染了廣大群眾。沿線群眾自發組成慰問小組,為抗洪搶險的黨員乾部送瓜送飯。

  烏鴉泡鎮柞樹村姜家屯的宮海超,看到抗洪人員24小時輪流堅守在大堤上深受感動,便拉上自家園子裡產的香瓜、柿子、又買上十幾個西瓜運上了江堤,給築堤的乾部們送去解解渴,小伙子紅著臉對記者說,“我一來是看著大伙很辛苦,想給大家送點水果,二來想看看能不能幫上啥忙。”朴實質朴的語言流露著真情。

  祥順鎮大林子村村民左雲娥主動和鎮政府提出,把自己家做為食堂,免費義務的為抗洪搶險隊員們做飯。

  連日來,每天大約有四五十人到老左家中吃飯,老左夫婦毫無怨言,來幾撥就招待幾撥,隊員們來吃幾頓就給做幾頓。當看到防汛隊員們奮戰在堤壩上,為了修築堤壩搶時間有的乾部們吃住在大堤上,老左就在每天上午十點鍾多拿著做好的熱騰騰飯菜送上大堤,慰問參加抗洪搶險的黨員乾部們。

  他深情地對一位機關乾部說,“我扛不動沙袋了,但你們不能餓著,你們吃飽了,大堤就更安全了。”還有的村民為抗洪隊員們送來了手套、花露水等必需品,有的到抗洪大堤一線送雪糕、水果、礦泉水。

  護堤乾部們表示,群眾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我們決不能讓險情危害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眾人拾柴火焰高,村民護堤各顯招

  在通河縣祥順鎮大黑橋以東,縣財政局負責駐守2600米堤防。8月22日,在護堤人員的巡查下發現有險工路段兩處,縣財政局立即組織護堤隊員進行搶修,搶險隊伍裡除護堤乾部外,還有近百名是附近的村民們。這些村民當中年齡最大的有66歲,最小的20歲。他們帶著鐵鍬、鋤頭自發地加入到抗洪搶險第一線,你一鏟、我一鏟緊張有序地作業著,大家齊心協力,有的搬運打樁的木樁,有的鋪墊沙石。

  今年64歲的劉大爺是位曾經的老村乾部,他也是自發加入抗洪搶險隊伍中的一員,他告訴記者,光靠機關乾部們是不夠的,時間就是金錢,抗洪搶險也有我們一份責任,大家齊心協力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

  祥順鎮西六方村的李澤忠、張寶河兩人都精通電工,在抗洪搶險的一線上,他們奔走於各個需要安電搶修的現場,為強排站及村民自排內澇的水泵鋪設線路、接電,使各個泵站正常運轉,哪裡需要他們,他們就奔赴哪裡。為了避免漏電或村民用電不當發生事故,兩人分頭晝夜巡查,有時冒著強勢的暴雨、雷電,現場進行細致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維護。在祥順鎮40多公裡長的堤壩上處處可見正在搬運沙袋、木杆等防洪物資的農民,他們是來祥順鎮各村的農民。

  通河縣出現汛情以來,全縣各鄉鎮主動報名參加抗洪防汛工作的群眾不斷增多,他們主動要求到抗洪防汛的一線上參加抗洪搶險, 24小時堅守大堤,晝夜認真巡查,及時排查險情,確保了轄區內群眾生命財產。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