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嘉蔭段水位25日首次下降 城區堤防315處管湧險情已控制
2013-08-26 11:25:13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磊 曲顯昊 李巍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8月26日訊 從8月2日開始就持續上漲的黑龍江嘉蔭段水位,於25日首次出現下降。這也說明,黑龍江第四次洪峰順利通過。

  記者在嘉蔭縣防汛指揮部了解到,截至今日14時,朝陽站水位100.85米,較24日同期下降0.02米,是8月2日汛情發生後出現的首次下降,說明黑龍江第四次洪峰已經順利通過嘉蔭縣城區。

  嘉蔭縣林業局人員正在加固堤壩

  據了解,嘉蔭縣境內黑龍江沿岸全長249.5公裡,僅有51.35公裡築有堤防,分別為朝陽堤防、烏雲堤防和常勝堤防。其中,負責保護縣城的朝陽堤防,全長19.35公裡,防洪標准為50年一遇,屬二級堤防,一旦出現重大險情,必將造成巨大損失。汛情發生以來,朝陽堤防共出現管湧315處,管湧群6處,內脫坡2處,滲水40處,均已采取無紡布砂袋反濾壓蓋等方法,使險情得到有效控制。

  截至目前,向陽鄉、常勝鄉、保興鄉、紅光鄉和烏雲鎮轉移村屯大部分房屋進水,房屋進水約6116戶。此外,全縣道路漫水裡程近72公裡,衝毀路肩10.2公裡,過水橋梁6座、涵洞60個。

  盡管今日水位出現回落,但退水的過程還是比較緩慢。以在嘉蔭縣上游的烏雲段為例,從8月20日達到最高水位100.25米之後,整整100個小時,水位只下降了15厘米。專家表示,嘉蔭縣城區水位要降到保證水位以下,還需要10天到半個月的時間。

  為應對接下來隨時可能發生的險情,嘉蔭縣目前總投入兵力達6436人,同時完成轉移16526人。

  此外,為保證救災能力最大化,一架M-26直昇機已被調派至嘉蔭縣,一旦出現潰堤,可吊運集裝箱緊急搶修,並可運送緊急搶險物資和對洪水圍困人員及傷病員進行救援。

責任編輯:呂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