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洪峰走了防汛壓力不減反增 專家: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2013-08-28 14:11:3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徐光勝 胡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分析

  東北網8月28日訊 “胖洪峰”過境,汛情會馬上緩解嗎?針對後汛期的特點,記者采訪了市水務局、市防辦多位專家。專家一致認為,此次洪峰的特點是退水慢,持續的高水位還將持續半個月以上,退水過程給堤防造成的險情可能比漲水還多。因此,防汛抗洪壓力不但沒有減輕,真正的攻堅期纔剛剛到來,防汛抗洪人員不可掉以輕心。

  高水位長期浸泡考驗堤壩

  市水務局總工程師宋懷興說,“胖洪峰”的特點是退水慢,眼下又是秋汛期,所以洪峰雖然過去了,防汛形勢依然嚴峻。目前看,沿江堤防至少還要經過半個月的高水位浸泡。在退水過程中,一些薄弱的堤段,如農堤、沙堤等經過長期浸泡會使土坯松軟,造成滲水、局部管湧,甚至發生脫坡、塌岸等情況,特別對下游各縣(市)的壩體是一個嚴峻考驗。

  他表示,洪峰過後人們容易放松警惕,所以在退水過程中,防汛人員更要加強巡堤護壩。即使水位退到警戒水位以下,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長期浸泡,一些點位滲漏通道已經形成,即使水位退下,這些地方還會繼續滲水。堤防險情排除之後,不代表可以高枕無懮。實際處理險情過程中常常發現,很多點位的險情會反復出現,千萬不能放松警惕。

  他認為,城區范圍內松北是重點中的重點。一是松北區的在建工程較多,有100多公裡的景觀大道尚在建設,還有很多在建施工未完成驗收,防護系統還不夠完備,包括萬寶船閘圍堰、松浦排灌站以及呼蘭區段在景觀大道上的建築物。二是松北區的堤壩防洪標准比江南低,不在國家堤防之內,江中沙堤、沙壩較多,要密切關注太陽島、太陽島西區、船廠、水泥廠等區域。

  沿江地下室滲水屬正常現象

  近日,哈爾濱鐵路局供水泵站地下室等城區段沿江區域出現滲水情況。市水務局副局長孫顯臣說:“現在最擔心松花江高水位浸泡後,城市沿江建築物、地下設施形成的滲漏。這些區域都存在滲水的可能。”

  他指出,哈爾濱城區段沿江堤防實際上是一種經過砌護的土壩,能防風浪但不能防滲水,遇到松花江高水位持續運行及地下水水位昇高,地下室出現滲漏是正常現象,重要的是做好巡查和排險。

  此前,哈市已成立城市內澇組,專門解決堤防滲漏對城市地下設施產生浸泡問題,已派駐大量專業人員對沿江在建工程采取項目法人單位重點值守,對沿江滲漏地下室和低窪地帶進行細致排查。

  堤防退水時險情比漲水時多

  江水對兩岸堤防的滲透和浸泡有一個過程,江水上漲過程的時間相對有限,到退水時基本滲透飽和,這時一些區段的土體和堤防的薄弱環節險情開始出現。市防辦總工何洪民說,一般情況下,堤防退水險情要比漲水險情多。

  哈爾濱下游江段巴彥、賓縣、木蘭、通河等地沙基水壩較多,這些堤防抗洪能力有限,防洪標准一般為20年一遇,一些堤防是日偽時期所建。同時,相對於近年所建堤防,這些過去堤防建設質量標准也相對較低。

  “在退水過程中,最關鍵的是做好對堤防巡查”,何洪民認為,堤壩長時間的高水位運行後,出現滲水、管湧等屬於正常現象。此時關鍵在於應對,對隱患和問題要做到“搶早、搶小”——問題及早發現,趁險情較小時立即處理。若待險情發展起來,搶險所費人力、物力更大,險情處理起來也會更加棘手。

  專家建議

  確保後汛期萬無一失

  進一步強化巡堤查險,24小時晝夜巡查,特別對險工弱段要嚴加防范,及時發現滲漏、管湧等情況,搶抓有效時機把險情消滅在萌芽狀態。

  要有超前意識,在險工弱段備足搶險物資,強化包堤包段、死看死守、專人負責的制度,確保後汛期萬無一失。

責任編輯: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