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抗洪搶險當尖兵 預備役官兵樹楷模 ——記綏化預備役步兵某團
2013-08-28 20:31:01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雙軍 楊林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8日訊(劉雙軍 記者 楊林川) 在黑龍江遜克段的抗洪前線,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不是正規部隊,但他們作風過硬,關鍵時刻能衝到最前面,戰斗力絲毫不比正規部隊差,這就是綏化預備役某團抗洪搶險救援隊。

綏化預備役步兵某團的戰士們正在搶運物資。

  今年黑龍江遜克段水位已經超過84年的歷史最高水位。在形勢如此嚴峻的時期,記者看到抗洪壩坡上一面寫著“軍民雨水情深”的紅旗迎風飄揚,記者有些疑惑,這麼重要的提防為什麼交給一支預備役部隊呢,他們的戰斗力能行嗎?但走上堤壩後,記者放下了擔心,這一個個身著迷彩軍裝的小伙子們個個精神飽滿,有在壩上填裝沙袋的、有從壩頂向壩底扛運沙袋的、有泡在水中加固壩腳的……他們動作迅速、乾勁十足且組織有序。

  該團參謀長尹利告訴記者,該團接到支援命令後第一時間組成了107人的抗洪搶險突擊隊,於8月18日到達遜克縣,負責險段東大壩的搶險固堤和日常巡護工作。

戰士們正在進行日常的巡堤排險工作。

  該段距離遜克縣城較近,並且壩體比較薄弱,各級防指都很重視,抗洪搶險期間,該團官兵晝夜奮戰,共裝填沙袋3.5萬餘個、封堵管湧25處、加固背水面2000餘延長米,有效對險段內4公裡堤壩出現的25處險情進行了處置,為堤壩的穩定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32歲的預備役士兵李子洋在執行本次抗洪搶險任務中,被團隊內部評為“突擊手”,戰友評價說,他乾活時穿著的救生衣都會被汗水濕透,別人一次扛一包沙袋,他每次都是抗兩包。當記者見到了這位戰士,第一印象便是左腿下的一道疤痕。“這是車禍留下的,當初就是因為這個疤痕沒能通過征兵體檢,要不就可以成為現役士兵了。”言語間記者看出了李子祥的沮喪。

戰士們正在封堵管湧。

  1987年出生的王國文是家裡的獨生子,戰友們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王公子”,記者問他平時在家肯定受盡寵愛,現在每天要乾十幾個小時的重體力活能堅持得住嗎,他憨笑著說:“人都是肉長的,乾活都會累,但我扛起沙袋的時候就會想,多乾一點大壩就會更加堅固一些,老百姓就會更安全,絕不能讓洪水從我們腳下衝過去!”當記者問他參加一線抗洪家裡是否會惦記時,他只說了一句話:“我的父親也是一名退伍兵,還參加過98年抗洪,他能理解的。”

  “我們的戰士雖然不是正規軍,但是從到嘉蔭的第一天我們就喊出了口號‘雖是預備役部隊,但決不當後備力量’。”該團營長劉雙軍驕傲的說。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