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9日訊 (記者 岳雲雪) 在綏濱縣永強米業的晾曬場上,藍色的小帳篷一頂挨著一頂,足足100頂。28日下午,在綏東鎮中心校居住了12天的綏東鎮東方村災民開始搬到這裡,在政府為他們安置的“新家”裡開始一段新生活......
吃過晚飯,剛搬到這裡的災民便仨一幫倆一伙地走進各自的帳篷裡休息。
轉移災民的“新家”。耿向文 攝
“鄉親們,文藝演出馬上開始了,有看節目的往外請了!”飯後不久,幾位工作人員便開始挨個帳篷通知這裡的“住戶”,開始了晚間的娛樂活動。
16日晚,受黑龍江水位不斷上漲的影響,黑龍江堤防二九?農場52連至50連之間江段發生潰堤。為了保住距此12公裡的綏濱縣綏東鎮東方村12個屯和1個種畜場兩千餘名群眾的生命安全,綏濱縣連夜組織力量成功轉移群眾2557人。至20日中午,黑龍江綏濱段水位繼續上漲,達到了99.20米。為保證沿江9個村屯的群眾生命安全,綏濱縣再次成功轉移7943人。在這兩次群眾大轉移工作中,綏濱縣采取的主要是動員被轉移群眾以投親靠友為主,同時在綏東鎮中心校、忠仁鎮、福興鄉、縣醫院舊址設置了四個災民安置點,將無處投靠的680名群眾分別安置在這四個地方,其中,綏東鎮中心校安置災民237人。
由於目前黑龍江水位已開始回落,8月末之前,黑龍江沿岸9個村屯的農民可全部實現回遷。可東方村12個屯和1個種畜場的房屋大多被洪水衝毀,即使洪水消退,村民也無法回遷。同時,還面臨著綏東鎮中心校即將開學的現實。所以必須在月末前將災民轉移出來進行重新異地安置。
正當綏濱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研究在哪兒異地安置災民更合適時,綏東鎮最大的私營企業——永強米業負責人王永強主動找到政府,表示願意無條件地騰出離綏東鎮中心校僅三四百米遠的企業廠房和大院,作為新的災民安置點。
28日午後,在綏東鎮中心校安置點吃過午飯的災民陸續搬往新的安置點,至晚飯前,在綏東鎮中心校安置的237名災民全部搬遷到了新的安置點。
由於這幾天聽說安置點要搬家,已經習慣在綏東鎮中心校安置點生活的東方村紅玉屯80歲的李月芝大娘情緒有些波動。李大娘擔心“新家”沒有“舊家”好,可搬遷到“新家”後一看,李大娘可樂了,原來“舊家”哪樣都好,就是到了晚上沒事乾。這回好了,不但棉帳篷給他們提供了新的住所,全縣各部門捐獻的衣物也送到了帳篷裡。這到了晚上還能看上電影和文藝演出。
看著28日當晚縣文化局組織的文藝演出,李月芝大娘樂得合不攏嘴:“在這比在家都強,感謝黨和政府!”據綏濱縣負責群眾轉移安置工作的縣委副書記潘雲波介紹,即使這個讓群眾滿意的安置點也只是個臨時性的住所。在隨後的工作中,該縣將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到10月中旬天氣轉冷時,將把災民統一安置到有集中供暖的屋子裡,確保災民過上一個暖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