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0日訊 在被女乘客徐玉敏打了一巴掌後,20路公交車駕駛員羅新剛口吐白沫,經搶救無效死亡。目前,案件已轉至哈市道裡區檢察院,等待排期審理。3個多月過去了,事件的發生給兩家人的生活帶來了怎樣的變化?近日,記者來到羅新剛和徐玉敏的家進行采訪,向讀者披露這起事件背後的故事。
公交駕駛員們看望羅新剛母親
事發現場監控錄像
事件回放
5月10日,哈市的徐玉敏乘坐20路公交車欲從前門下車,與駕駛員羅新剛發生口角。
5月12日19時50分,徐玉敏再次來到哈市道裡區變壓器廠附近的20路公交終點站,並與羅新剛發生爭執,打了羅新剛一個耳光。事發20分鍾後,羅新剛口吐白沫,經搶救無效死亡。當晚,徐玉敏因涉嫌傷害被哈市警方刑事拘留。
5月30日,在羅新剛死亡18天後,哈市公安局道裡分局根據其屍體的大體解剖和病理解剖結果,正式向羅新剛的家屬出具了《鑒定意見通知書》。《通知書》中稱:羅新剛生前患有腦動脈硬化等疾病,由於左臉受到外力及與人爭吵等因素誘發腦乾出血導致死亡。
6月16日,哈市道裡區檢察院以過失致人死亡罪名批准逮捕涉案嫌疑人徐玉敏。
羅新剛家:女兒已被母親接走
羅新剛家的陳設未發生多大改變。羅新剛父母居住的大屋裡,一張臨近窗戶的大床上,羅新剛的母親靠坐在上面,羅新剛的父親羅振田緊挨著老伴,坐在床邊的沙發上。經歷了喪子之痛的老兩口,比3個多月前蒼老了許多。大屋旁邊是羅新剛生前居住的小屋,屋子的房門緊鎖著。羅新剛的哥哥羅曉東說,自從弟弟離開後,爸爸媽媽很少到弟弟的房間,除了打掃衛生,一般房門都不開著。
提起小兒子羅新剛,兩位老人依然難掩悲痛。“自從我兒子走了,到現在,我老是夢見他,夢見他問我想不想吃紅燒肉,還夢見他在廚房給我們做飯。”
羅新剛的母親曾患腦血栓,多年來一直臥病在床,羅新剛的離開對老人來說無疑是更加沈痛的打擊。“現在我很怕看見兒子的照片和衣服,每次一想起他活著時候的一些事兒,我這眼淚就止不住。”羅媽媽告訴記者,羅新剛曾經是家裡的頂梁柱,現在頂梁柱沒了,覺得整個家都垮了。
羅曉東告訴記者,由於弟弟的離世,他和妻子不得不結束原本在外地經營的小生意,回哈爾濱照顧父母。
在羅新剛家,記者沒有看見他的女兒羅嘉琪,一問纔知道,羅新剛去世後,他的前妻已將女兒接走了。羅曉東說,孩子現在和她媽媽一起住在道外區,日子也不好過。“沒了爸爸,對孩子影響挺大的,這孩子心事重,平時雖然不咋表現出來,但我愛人看見她一個人的時候,總是偷偷流眼淚。”羅嘉琪原來的學習成績屬於中等偏上,但自從羅新剛去世後,沒有人再負責輔導孩子功課,她開始不愛學習,對學校活動也不感興趣,成績開始下滑。
“開學,孩子就上初四了,我真擔心她的中考。”羅曉東說。
羅新剛曾是家裡的經濟支柱,在他離開後,羅家的生活質量也發生了改變。盡管羅新剛的父母都有養老金,但羅媽媽每月千元的藥費以及羅嘉琪的學費、生活費依然成了家裡最大的經濟難題。“媽媽的藥費我們都負擔了,孩子的學費、生活費主要由她媽媽負責,實在不夠了,我們也幫著出點錢。”羅曉東告訴記者,羅嘉琪明年就上高中了,以後學習的開銷也會越來越大,他們的經濟負擔著實不輕。
徐玉敏家:賣掉房子湊賠償金
徐玉敏的家位於哈市道裡區變興街變壓器廠附近。屋子是老式的樓房,燈光昏暗,磚砌的牆面,有些牆皮已經脫落。徐玉敏和公公婆婆一起住。記者趕到她家的時候,徐玉敏的丈夫高巍剛剛到家,她的婆婆靠坐在床邊,手中卷著旱煙。
今年41歲的徐玉敏,和丈夫高巍結婚已有21年。據高巍介紹,在21年的婚姻生活中,夫妻感情一直不錯。在他看來,妻子是一個性格很隨和的人。
高巍告訴記者,自己家的經濟條件不好,結婚後也是靠工資養家。原來兩人都有工作,2006年夫妻二人先後下崗,他自己就找了個公交車隊,開了幾年公交車。徐玉敏則在建國街的一個藥店找了份導購員工作。他倆一個月打工能有4000元的收入,一半給女兒上學用,另一半是生活費。一家五口的日子雖不富裕,卻也平靜。20多年來,即使他倆產生爭執,徐玉敏也從未動過手。“兩口子過日子,哪有不吵架的?我倆吵架,她讓著我的時候多。”高巍說,妻子的心髒和腰椎都不好,醫生建議做腰間盤手術,但因為心疼錢,徐玉敏遲遲沒有辦理住院手續。
知女莫若母,經過多方了解,記者采訪了徐玉敏的媽媽毛雅潔。毛雅潔告訴記者,徐玉敏從小就是個通情達理的孩子。聊起徐玉敏的成長歷程,毛雅潔顯得有些激動,翕動著鼻子,聲音也變得哽咽。
毛雅潔說,徐玉敏小時候學習成績挺好,一直是她下鄉所在農場小學的第一名。1987年,毛雅潔帶著當時15歲的徐玉敏返城。在親戚的介紹下,毛雅潔在哈爾濱市公共汽車總公司找到了一份售票員的工作,直到2000年退休。
作為一名公交職工家屬,毛雅潔在徐玉敏小時候就教育她要尊重這個行業。“我閨女從來不討厭,過去在公交公司家屬中許多人愛用‘點頭票’,即使我家條件再不好她也沒用過‘點頭票’。”徐玉敏小時候也經常跟著媽媽在車隊,她嘴甜,見到叔叔阿姨都熱情和大家打招呼,大家都很喜歡她。
在毛雅潔的眼中,徐玉敏還是個很孝順的女兒。“她上班沒休息日,但一有時間就來給我和他爸收拾屋子、洗衣服。”有時候,毛雅潔和老伴拌嘴了心裡不舒服,徐玉敏還打電話開導她,讓她覺得很開心。毛雅潔告訴記者,徐玉敏還有一個弟弟,在她小的時候,就生病去世了。這件事已經過去30多年了,她本不想再提起。“我們都失去過親人,更知道失去親人的痛苦,她怎麼可能故意傷害別人?”
現在,徐玉敏的家人為了湊足30萬元賠償費,過著四處舉債的日子。不久前,還把徐家的老房子給賣了,總共賣了17萬元,還差一大截。“能借的親戚我們都借了,不管咋的,人家的死跟咱姑娘有關,我們會為這一巴掌負責。”毛雅潔說。
專家說法:遇事當冷靜人人都需要理解
此次事件造成的後果顯而易見,一巴掌毀了兩個家庭。黑龍江大學律師事務所王思遠律師表示,毋庸置疑,事件雙方沒有任何一方希望造成如此慘劇。王律師說,在他辦理過的刑事案件中,沒有任何一個被告人不對自己的犯罪行為追悔莫及,若給他們一個重新選擇的機會,他們會選擇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王思遠說,碰到一些事,寬容、原諒或是最佳解決問題的途徑,事前多想、慎思總比事後追悔,要來得輕松。法律不容輕視,否則只會誤了自己的人生。
對此問題,黑龍江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社會學教授曲文勇認為,如今社會普遍存在焦慮,每個人在情緒方面的自我控制能力越來越弱。大家缺乏對陌生人最基本的尊重和信任,遇到矛盾時首先想到的不是解決,而是先爭個是非對錯。尤其是在有旁觀者的情況下,情緒更容易失控,更加不計後果。曲文勇表示,他願意相信事件當中,徐玉敏是在一時衝動、情緒失控之下,纔做出了如此過激的行為,但無法否認,這一巴掌對於羅新剛和她自己以及兩個家庭,都造成了毀滅性的後果。“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曲文勇呼吁大家在遇到矛盾時,不僅要冷靜處理,更應預先想到事發的後果,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面對現在公交車駕駛員工作當中頻受傷害,精神、情緒、心理壓力大的現狀,以及現實社會市民愈加強烈的維權意識。兩位專家不約而同地發出呼吁,希望無論公交駕駛員還是乘客都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遇到矛盾時當忍則忍,能讓就讓,給社會創造一種和諧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