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鶴崗:『暖心行動』在行動
2013-09-02 14:13:56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2日訊(記者 張銳) 這幾天天熱,熱得人懶洋洋的。鶴崗市工農區新南社區居民顏鳳琴老人有一堆衣服該洗了,可是她實在不願動彈,她想起前不久在社區服務中心領取過“居家養老服務中心代金券”。於是她撕下一張免費洗衣服的代金券,報著試一試的心態給社區打了電話,沒想到社區真的安排人員來幫她洗了衣服。

  “從來沒想過不花錢也能找人洗衣服,這回俺信了。”她看著剪頭、擦玻璃等的“代金券”,仔細地把它們收好,留著以後再用。每當想起區委開展的“暖心行動”,顏鳳琴老人的心裡還真是覺得暖洋洋的。

  工農區委在調研中發現,社區居民到社區來辦事往往心中帶著懮愁、怨氣和怒氣,如果社區工作人員的態度不好,即使是幫他們解決了問題,他們也會心不平,氣不順,甚至會影響到黨群、乾群關系,影響黨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可是如果社區工作人員多一份關心,多一份溫暖,就能分擔他們的懮愁,化解他們心中的怨氣和怒氣,也會拉近黨和群眾的關系,樹立黨在人民群眾中的良好形象。於是,工農區委在全區各社區中推行了“暖心工作法”,從一句暖心的話開始,從讓個座,倒一杯水這樣一個暖心的動作開始,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後來,區委對“暖心工作法”進行了推廣,在全區開展了以“溫暖無時不有、服務無處不在”為主題的“暖心行動”,在“暖心問候”的基礎上又拓展出“暖心聯絡”、“暖心熱線”、“暖心接力”、“暖心聊天”等載體,努力做到“服務熱心、奉獻愛心、溫暖人心、凝聚民心、贏得真心”。

  “15分鍾便民服務圈”是“暖心聯絡”的重要內容,讓老百姓的事在最短的時間得到解決是工農區委的目標,也是他們做出的承諾。為此,他們投資2600萬元,新建、改建了新南、紅旗、團結、解放等社區服務中心,不僅建有行政辦公區,還建立了日間照料中心、電子圖書室、閱覽室、健身房、書畫室、文化活動室和老年大學等基礎設施,同時,他們編制了“暖心聯絡圖”。要求每名黨員和社區工作人員都要聯系幾棟樓、幾趟房,重點幫扶孤寡老人、留守兒童、貧困人群等弱勢群體。

  顏鳳琴老人所撥打的是“95081”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熱線服務電話,這個平臺,每月為70歲以上的低保老人免費提供50元的暖心服務券,老人通過熱線電話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免費的保潔、清洗、代購、維修等服務。此外,他們還在居民集聚區、小區醒目處、單元樓道等處都設立了“暖心服務信箱”,在網上建立了“電子暖心信箱”,專門接受居民訴求,並讓相關部門在一周之內給予答復。

  記不得有多少個黃昏和夜晚,先鋒社區僻靜的路口,83歲的退休的老黨員鄭忠和他的幾個老哥們兒站在昏暗的路燈下,站在雨中,站在風裡,路過的人們親切地和他們打著招呼,他們則目送著他們走進家門,看著他們的家亮起了燈。他們不是在消食聊天,也不是在避暑納涼,他們是在守護,守護那些放學的孩子和晚歸的人們,他們是用他們的愛心傳遞著“暖心接力” 。一點點光也能帶來光明,一點點熱也能帶來溫暖,送就業、送項目和精神救助、心理安慰都是暖心的接力,都傳遞出正的能量。

  “暖心聊天”就是“嘮嘮知心話”、“追憶美好時光”、“共話鄰裡親情”的溝通和交流。在這暖心的聊天中,很多涉及民生民利的事被落實,很多鄰裡間的矛盾被化解。黨員、社區工作人員及其親屬開辦了食雜店、小飯店等服務機構,這樣的“暖心聊天社”遍布工農區的各個社區。在“暖心聊天社”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展的“四必談、四必訪、四聯系、四幫扶”活動,更是把這項活動引向深入。

  不搞轟轟烈烈的形式,不做大張旗鼓的宣傳,但是,鶴崗市工農區的社區百姓感覺黨就在身邊,隨時都能感受到黨的溫暖。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