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宮後院施工現場
文化宮後院施工現場
生活報9月3日訊 繼恢復職工運動會、帆船賽後,哈市再次實施文化惠民新舉措,改造哈爾濱工人文化宮,以豐富和發展哈市職工公共文化活動。2日,記者從哈市南崗區了解到,即日起哈爾濱工人文化宮擴建改造工程啟動征收,這標志著哈爾濱工人文化宮開始了56年以來的首次擴建。擴建後的新文化宮將成為全國唯一的歐式風格職工文化場所,新增職工服務、展覽等多個功能,面向哈市所有職工提供服務。

工人文化宮改造後效果圖
出租房屋全部收回 開始56年以來首次擴建
“真該修修了,50多年從沒修過,來這跳舞時經常看到往下掉牆皮,冬天暖氣也不熱乎。”“我記得三十幾年前剛上班時,單位經常到這裡搞活動,看演出、聽講座、職工聯歡,後來這裡的房子都被出租開飯店、銀行了,也不舉辦文化活動了,真應該恢復原有的功能。”……2日,哈市南崗區公布的哈爾濱工人文化宮擴建征收公告一貼出,即吸引了周邊諸多市民的關注。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爾濱工人文化宮興建於1956年,1957年投入使用,是當時哈爾濱最大的公共文化活動場所,也是全國最大的工人文化宮。除了舉行大型的哈夏音樂會、冰雪節演出等群眾文藝匯演、大型報告會外,還是職工進行書畫、曲藝等聯誼活動的重要場所,郭蘭英、孫道臨、盛中國等大批藝術家都在此演出過。文化宮的民樂隊還曾經為周恩來、陳毅等國家領導人演出節目,美國、法國、意大利等10多個國家的藝術團體也都曾前來進行藝術交流。但到上世紀90年代末,由於種種原因,工人文化宮經營遇阻,不得不靠出租場地來維持生存。最多時有17家單位租用其房產進行商業活動,近三分之二的面積被租賃出去。

對此,工人文化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本次文化宮擴建是56年來首次進行,旨在活躍這裡的文化功能,開展豐富多彩的職工文化活動惠民生。目前,所有出租的房屋均已收回,像市民熟知的魯福樓酒店,從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租用工人文化宮1349平方米的面積經營,已達26年之久。為將所有文化宮面積都還給工人,哈市總工會決定將出租給魯福樓酒店的房屋收回。該酒店已於今年6月24日歇業,收回的房屋將進行修繕。
新舊整體風格一致 建成後總面積增加一倍
粗壯的半圓形水泥柱腳、雕花窗口、穹隆式樓頂……采訪中,記者走進工人文化宮,雖然門窗牆壁已經有些許陳舊,但別致的建築造型還是讓人不禁贊嘆。哈爾濱工人文化宮曾經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公共文化活動場所之一,特別是其巴洛克風格的建築,更成為哈爾濱為數不多的標志性建築之一。文化宮主體結構三層,濃縮了西方古典建築眾多精華,被列為哈市Ⅱ類保護建築。所以,本次擴建將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原文化宮進行修繕,然後與其連接建設新文化宮,新舊文化宮整體風格保持一致,展現巴洛克風格。修繕擴建後的哈爾濱工人文化宮將成為全國唯一歐式風格的職工文化中心。
按照規劃,工人文化宮新建樓體將不高於原樓體高度,共佔地6614.17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7243平方米。新增的面積相當於再建一個工人文化宮,建成後的新工人文化宮總面積比原來大了一倍多。新樓為地上五層地下兩層,屆時通過連廊廳將新建樓體將與原樓體聯通使用。
修繕新建同步進行 建哈市首個職工服務中心
征拆公告的發布,標志著哈爾濱工人文化宮修繕擴建正式啟動。2日,記者在現場看到,文化宮後院已經開始施工,推土機正在平整土地。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原有建築的修繕和新樓建設同步進行。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除了修繕外,擴建中最大亮點就是新建哈市職工服務中心,該中心將面向哈市所有職工提供服務。
改擴建完成後,哈市總工會將在此設立一個全國一流的職工服務中心,其昇級原來的哈市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由服務困難職工向服務全體職工拓展,由單純扶貧濟困向救助、維權、服務三位一體的綜合性服務拓展。不但提供困難救助、信訪接待、法律援助、心理諮詢、監督支隊、人力資源市場、家政服務等傳統服務,還將設置小額貸款、綜合服務、幫扶超市、勞模服務、職工培訓、醫療救助、哈市總工會網站管理和哈市總工會“冰城職工之家”微博管理等新型服務內容,同時涵蓋各類私企單位職工,還將為的哥們設置的士餐廳。
據悉,哈市職工服務中心使用面積為1300平方米,四層樓,可以提供與職工有關的全方位服務。
新建影院展覽館 以公益文化活動為主
據悉,此次工人文化宮修繕擴建將歷時兩年,總投資2億多元。期間,為了不影響市民的文化生活,舊文化宮將照常營業。而改擴建後的新工人文化宮將成為全方位服務職工的陣地,城市核心地段具有歐陸風情的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中心,更是哈市職工的學校和樂園。
工人文化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修繕和擴建後的哈爾濱工人文化宮以公益文化活動為主,所以功能設立也更加完善,按規劃設計了多個功能區,包括綜合演藝區、休閑娛樂區、教育培育區、展覽區和職工服務中心等。在演出方面,建設劇場、音樂廳、排練室、錄音棚等;休閑娛樂方面,在舞廳、棋牌室、書吧的基礎上,將建設現代化的電影院,屆時將免費為職工放映電影;同時,將開展教育培育,設有戲曲等各類培訓基地等。此外,功能區中還增加了展覽內容,將在文化宮內設有工會會史展館和職工書畫、攝影展區等,以開展豐富的職工文化活動。
鏈接
工人文化宮的前世今生:1922年,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鄧中夏在長辛店創建全國第一個工人俱樂部,後來又在各廠區和工廠密集的地方興建許多工人俱樂部,組織工人罷工並開展娛樂活動和宣傳活動。新中國成立後,工人文化宮俱樂部迅速發展,成為“工人的學校和樂園”,全國幾乎每個較大的城市都修建了文化宮。1985年,工人文化宮開始改革,確定了“以文為主,多業助文”的改革方案,即文化服務仍然是工人文化宮的主要任務,此外開展多元經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