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學歷越來越高年齡越來越小 90後研究生爭當社區"當家人"
2013-09-20 10:18:33 來源:生活報  作者:張立 於海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90後楊萍在進行競聘演講。資料片

  生活報9月20日訊 19日是中秋小長假第一天,當日哈市新一屆社區居委會選舉候選人名單公布,居民爭相來到公告處了解社區未來新“當家人”的資料,部分候選人也主動來到居民中,為兩天後的直選拉票。記者采訪發現,與往年不同,今年哈市社區“當家人”候選人中多了許多張年輕的面孔,90後、研究生也都參加選舉,未來一股新鮮的血液將充實到哈市新一屆居委會乾部的隊伍中來,期盼年輕元素給社區管理帶來新變化。

  90後、研究生爭相競聘社區乾部

  今年報名參加哈市社區居委會乾部選舉的人群中不再是大爺大媽唱主角,姑娘、小伙漸漸多了起來。

  在哈市部分社區的候選人資料中記者看到,與上屆相比,今年報名參加哈市社區居委會乾部選舉的人群中不再是大爺大媽唱主角,姑娘、小伙漸漸多了起來。這些年輕候選人文化層次都很高,除了應屆大學畢業生、轉業軍人和企業在職職工外,更有研究生加盟。

  “未來的社區工作者不僅要能吃苦耐勞,還需要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知識,我對自己有信心。”孫寧是哈市康泰嘉園社區副主任候選人,也是參與此次競選的研究生之一。記者見到孫寧時,她正在為社區統一組織的候選人演講見面會做准備。孫寧告訴記者,她是食品專業的研究生,“我曾在國內某大型知名乳企工作過,年初從外地回哈,參與過社區的一些活動,感覺挺有意思,一看到換屆公告,就立刻報名參加競聘了。”

  記者看到,候選人中除了有高學歷者外,年齡也越來越小,不乏90後的參與。在紅旗新區社區,1991年出生的楊萍7月份剛走出校門,看到社區乾部競選,直接就報名了。“報名後,媽媽很擔心我是一時衝動而為,其實我是認真的,我覺得社區工作不分年齡大小。”楊萍說。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以南崗區為例,今年該區換屆報名競聘社區主任助理的就有8個研究生,而且有的還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南崗區基層政權科杜興民科長告訴記者,本屆競選社區居委會的人員中,五六十歲的參選者已經很少了,40多歲的居多,而且還有相當一部分80後人員參與,最小參選者是1995年出生的。

  上昇空間大年輕人願當社區“管家”

  “社區主任管轄著轄區所有居民、企事業單位的吃喝拉撒等各類事情,

  社區工作還是比較有前途的。對於做得好的,還能競選政府公務員。”

  80後、90後後;大學生、研究生……在各社區記者看到,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映亮”了本屆社區居委會選舉。

  “沒想到有這麼年輕的參選者,22歲的年齡跟我姑娘差不多。”剛聽完候選人演講的哈市新春街道辦轄區居民陳霞很有感觸。“上一屆社區選舉,參加選舉的都是比我年齡還大的,幾乎沒有年輕人參與,但這次不一樣了,我們居民也期待年輕人管理我們的家。”

  以往都是大爺大媽競聘的社區崗位,現在為什麼受到了年輕人的青睞?

  “我剛大學畢業,沒有社會經驗不好找工作,社區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但比較穩定,我想先到社區乾幾年,從基層做起增加自身閱歷。”楊萍說。

  “雖然很多同學都不理解我的選擇,但我覺得隨著社會的發展,政府的很多事務都依賴社區來實現,未來社區會越來越重要,地位會越來越凸顯,這會為我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選擇社區,未來應該是能有所作為的。”研究生畢業的孫寧說。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年輕候選人直言:“社區乾部每月近兩千元旱澇保收的工資,外加三險,比起在效益不好的企業打工來說還是省了不少心,而且社區主任雖不是什麼顯赫的頭銜,但管轄著轄區所有居民、企事業單位的吃喝拉撒等各類事情,社區工作還是比較有前途的。對於做得好的,還能競選政府公務員,每年社區乾部都有轉為公務員崗位的。”

  哈市民政局基層政權處王處長表示,“隨著職能和內容的不斷拓展和就業形勢的變化,社區工作開始逐漸受到年輕人關注。現在大學畢業生擇業難,很多企業選聘人纔時都要求有工作經驗,在社區工作的內容有上百項,只要你有熱情,有為民服務的真心,都可以在工作中鍛煉自己。”

  哈市道裡區民政局局長李洪波告訴記者,在社區換屆選舉中,年輕人報名踴躍,說明人們的觀念在轉變。市民眼中的居委會已不再是“一間舊屋子、兩張破桌子、三個老婆子”的舊形象,隨著社區新政的出臺,社區職能在增加,管理范圍在擴大,社區工作已成為一項很有前途的職業。

  年輕參選者帶來“施政新綱領”

  微信、微博互動,個性化服務等新做法,新鮮撲面,讓居民也感到驚喜。

  記者采訪發現,為競選社區乾部,年輕參選者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展示了他們眼中未來社區的管理思路和施政新綱領。微信、微博互動,個性化服務等新做法,新鮮撲面,讓居民也感到驚喜。

  “我覺得現在社區和居民的聯絡方法很死板,如果我競選成功,我將通過微博、微信、qq等方式方便轄區居民互動,讓更多人尤其是更多年輕人關注和參與到社區活動中來。”楊萍說。

  而孫寧則表示,“小區居民最關心的就是社區環境衛生和安全問題,我打算用宣傳欄搞一些生活溫馨提示,像天氣預報、生活問題解答、環保知識等,給小區營造出溫馨的生活氣息。小區裡老年人不少,計劃給一些孤寡老人提供生活服務,多開展一些文化娛樂活動。其次,幫助、照顧社區裡的下崗再就業人員,就業信息第一時間傳達到位。”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居民,我計劃制訂個性化服務。”參選者楊玲說,社區居民中老中青幼分布各不同,服務也要區別對待。“比如青年居民,白天要上班,平時比較忙。針對這個特點,我計劃推出預約服務,居民有什麼問題可以提前跟社區工作人員預約,社工會根據約定為這部分居民服務。而對於一些腿腳不方便的老年人,可以推出代辦服務,老人打個電話,工作人員就會上門服務。”

  期盼年輕元素給社區帶來新變化

  “有經驗的中老年人固然好,但年紀輕也有年紀輕的好處,人夠活躍,各方面綜合素質也比較高。”

  統計顯示,目前哈爾濱的社區工作人員平均年齡40.4歲,比10年前下降了10多歲。其中,大專以上學歷者佔總數的近70%,而今年更有80後、90後准備加入。面對年輕元素,哈市民政局基層政權處王處長表示,如今的居委會是辦公現代化、上崗要文憑,工作也不是簡單地分發老鼠藥、宣傳材料、勸解夫妻吵架等,幾乎每個政府職能部門的工作內容,在社區裡都有對口工作人員專門負責。這些新的“權力”大多涉及到新的政策,這就需要一支素質高、年齡輕的居委會隊伍纔能適應工作。

  “有經驗的中老年人固然好,但年紀輕也有年紀輕的好處,人夠活躍,各方面綜合素質也比較高。”對於社區工作中年輕人的加入,道裡區民政局科長劉芳表示,目前,隨著政府的大量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向社區轉移,各類事務越來越多地通過社區來完成,其中包括完成經濟、人口、排污、供暖等各種調查;組織轄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為居民辦理社會保險、低保;幫助居民協調物業管理;幫助有困難的居民協調救助等近百項。這對社區工作者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年輕人的加入,會給社區工作帶來新活力。

  正像年輕候選人所演講的那樣,“和那些老社區主任相比,我們的確缺乏工作經驗和群眾基礎,但我們年輕、有乾勁,肯定能給社區注入新的活力。”未來一股新鮮的血液將充實到哈市新一屆居委會乾部的隊伍中來,我們期盼年輕元素能給社區管理帶來新變化。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