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換肝人』張膽的幸福生活
2013-09-22 14:57:2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1998年3月27日,張膽“一歲”生日

2002年7月,醫護人員獻上鮮花,表達新婚祝福。

2007年5月,張膽的兒子出生。

張膽一家三口

  東北網9月22日訊 39歲的張膽曾經是個普通的農民,1997年3月27日,他因肝病嚴重生命垂危,在哈醫大二院接受了肝髒移植手術。那次手術受到了國內醫療衛生界的高度重視,刷新了當時同種異體原位肝髒移植手術的新紀錄。16年來,張膽身體恢復得非常好,他娶妻生子,一直過著幸福的小日子,也因此成為目前國內生存時間最長、生活質量最高的換肝人之一。

  舊聞回顧

  16年前,張膽患肝病生命垂危,幸運地在哈醫大二院接受了換肝手術,他得救了。

  23歲肇州青年

  成功換肝

  1997年3月27日,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哈醫大二院成功完成了一例同種異體原位肝髒移植手術,創造了我國器官移植史上新紀錄。

  這位幸運的換肝人是來自肇州縣23歲的青年張膽。1997年3月,張膽因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加重住進哈醫大二院,此前他得肝病多年,經專家診斷為“肝硬化失代償期、肝功C級”。在哈醫大二院住院期間,張膽因病情危重,多次出現嘔血現象,隨時有大出血致死的危險。哈醫院的專家們經過會診認為,張膽只有進行肝移植纔能挽救生命。3月27日,醫大二院為張膽實施了同種異體原位肝髒移植術。當天的手術由我省著名普外科專家陳昭民和韓德恩教授等完成。據了解,這項技術在國內是首次開展。

  經過近10個小時的奮戰,手術獲得了圓滿成功。當張膽醒來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氣。此後,張膽在哈醫大二院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身體一點一點地恢復。

  1998年3月27日,是換肝“壽星”張膽“一歲”的生日。當天上午,作為東北三省生存時間最長、生存質量最好的換肝人,張膽與哈醫大二院的醫護人員一起歡度“一周歲”生日。“生日”當天,醫護人員為張膽准備了一個漂亮的生日蛋糕,在大家祝福的掌聲中,張膽興高采烈地切開了“生日”蛋糕。他激動地表示,是哈醫大二院高超的醫療技術和醫護人員的愛心,給了他第二次生命,讓他不僅走出了死亡的陰影,而且可以健康地生活。

  2000年的元旦,張膽應邀參加了哈醫大二院一次特殊的聚會。那次聚會,共有4位換心人、1位換肝人和3位換腎人聚集在哈醫大二院,共迎新千年的到來。在那次聚會上,“2歲”的換肝人張膽見到了“7歲”換心人楊玉民、“11歲”換腎人張雲福。看到大家都很健康,張膽也十分高興。

  張膽在換肝5年後結婚了,結婚5年後,妻子給他生下了一個大胖兒子,他有了一個完整的家。

  首位結婚生子的換肝人

  2002年7月10日,張膽結婚了,他也因此成為國內首位術後結婚的換肝者。當時,作為東北三省存活時間最長的“換肝人”,張膽在哈醫大二院舉行了結婚慶典。

  2002年3月,張膽與從事美容美發工作的肇州女青年董秀潔一見鍾情,此後的4個月裡,愛情不斷昇溫。因為國內還沒有“換肝人”結婚的先例,能否結婚問題始終困擾著這對年輕人。哈醫大二院專家為張膽進行了仔細檢查,確定張膽的乙肝病毒已由陽轉陰,身體各項指標也達到正常人標准,換肝不影響張膽結婚生子。

  在婚禮上,5位換肝後健康生活者全部都聚集到哈醫大二院為張膽賀婚。典禮上,新娘子董秀潔一句“感謝醫生高超的技術,給了我一位健康的丈夫”,讓張膽流下了熱淚。

  在張膽換肝後的5年中,他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喜歡騎車、跑步、打網球,已成為當時國內生存質量最好的換肝人之一。2000年,張膽自食其力,在哈醫大二院收發室從事報刊發放工作。

  2007年5月,在張膽換肝後走過人生另外十年風雨路時,他又收獲了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當了爸爸,他的愛妻為他喜添了一個七斤半重的兒子,這讓他及家人欣喜若狂,同時也給張膽的生活增加了濃重的色彩。小寶寶的降生,標志著張膽成為繼換心人楊玉民之後,又一位正常結婚生子的器官移植者,達到了全國生存質量最好的又一“人生境界”。

  時任哈醫大二院普外科主任的吳德全教授說,衡量器官移植水平的標准,除了生存期的長短外,術後的生活質量同樣重要。眾多的換心人、換肝人、換腎人不僅要能恢復健康,而且要回歸社會,充分享受生活。除了生理上,心理上也要和周圍人一樣。正常的結婚、生子等人生經歷,可以令他們在心理狀態上“漸入佳境”。心理狀態好,會令肌體免疫力增強,反過來會延長生命。經檢查,張膽體內乙肝病毒早已由陽轉陰,妻子生下的寶寶無論從外觀膚色,還是從血液檢查,都是非常健康的。

  采訪本刊記者王劍青攝影本報記者王東

  記者探訪

  如今的張膽和妻子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照顧兒子,幸福的一家三口過著平靜的日子。

  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到今年3月,換肝後的張膽已經走過了整整16個年頭。他的生活怎麼樣?18日中午,記者輾轉聯系到張膽時,他正在哈醫大二院打點滴。記者關切地詢問他的病情,張膽說,沒什麼,最近感冒了,再加上轉氨?有點高,所以打點滴控制一下。

  張膽告訴記者,自從1997年3月換肝之後,哈醫大二院一直安排他住在家屬樓裡。這些年的生活挺平靜的,也很幸福。他的身體一直恢復得不錯,跟正常人沒什麼區別。

  這些年,張膽早已經把醫院當成了自己的家,那裡的醫護人員也都像他的親人一樣。“16年了,他們時時刻刻關注我的病情,關心我的生活,就連我愛人和我的兒子,也都得到了他們很多的幫助。可以說,沒有他們,就不會有現在這麼幸福的我。”說起自己跟哈醫大二院的感情,張膽的言語中流露出的是滿滿的感激之情。

  張膽說,自從2000年開始,他的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雖然不能乾太重的體力活兒,但他也不想總在家裡待著,就想乾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也是對社會的一種回報。哈醫大二院的醫護人員看出了他的心思,幫助他安排了一份工作,就是在醫院的收發室做報紙信件的收發工作。他很喜歡這份工作,因為可以跟大家在一起,每天都有事情乾,感覺自己特別充實。

  張膽和妻子董秀潔都是肇州人,但是因為治病,多數時間都留在哈爾濱,每年只有過春節時,纔回老家去探望老人。張膽的兒子今年6歲了,小家伙虎頭虎腦的,十分可愛,也很懂事。從小到大,兒子都是夫妻倆自己帶大的,雖然經濟上並不寬裕,但他們希望盡可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今年9月,張膽的兒子上小學了,夫妻倆每天更加忙碌了,全部的時間都用在了照顧兒子身上。

  張膽說,現在一家人的生活都靠他在哈醫大二院做收發信件的1000多元工資支橕。以前,妻子曾開過一陣小旅館,但後來由於照顧孩子,旅館也不乾了。張膽每隔一段時間會到醫院檢查一下肝髒和轉氨?。去年,他在檢查中查出了糖尿病,現在需要打胰島素控制血糖。

  對於自己從患病生命垂危到接受肝髒移植,再到娶妻生子過上幸福的生活,張膽說他遇到了很多好心人。無論是醫院的專家教授,還是醫護人員,甚至是病友們,都給了他極大的幫助和支持,將他從死亡的邊緣拉了回來,有了妻子,有了家,現在還有這麼可愛的兒子。他的心裡裝著很多感謝的話,一路走來要謝的人太多了。他是個不善言辭的人,但是這些年經歷的事情都始終記在心裡,他真心地向哈醫大二院以及幫助過他的人們說聲“謝謝”。

責任編輯:張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