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4日訊 9月23日,在建中的青梅大橋再傳捷報,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建設,當天下午,在建橋工人冒雨施工下,橋面首次實現合龍,這標志著青梅橋面施工接近尾聲,城區與江東部的新通道即將實現通達,屆時我市將再添一座現代化的跨江大橋。
在青梅大橋實現合龍當天,市總工會、市文聯組織了120名演職人員為大橋建設者送去了近20個特色的節目。
據了解,青梅大橋於2011年10月28日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是我市重點建設工程項目。投資預算約3.8億元,大橋位於牡丹江市東北部,西起裕民路,沿線跨規劃搶險路、環堤路和牡丹江,終點位於青梅村東部工業園區規劃道路。項目建成後可以延伸城市主乾路--裕民路的通達功能,東可接城市外環的國道201線、西可連老城區,與周邊路網實現有效連通,充分發揮城市主乾路的功能,進一步完善城市道路網絡,解決鐵嶺河大橋承擔老城區與江東地區之間城市交通的瓶頸問題。
據現場施工人員介紹,青梅大橋的建設方式與此前通車的懸索橋興隆大橋不同,采用的是比較傳統的“拼接”技術,先建築橋墩,然後將橋體箱梁組裝在橋面上。但青梅大橋主跨寬度達到120米,是牡丹江地區主跨長度最長的,要實現橋面貫通,不能直接將箱體放置在兩個橋墩當中,而是要在主跨橋墩上澆築箱梁,然後向兩個橋墩中間延伸,就好像兩個人以很緩慢的速度完成握手一樣。
截至目前,除了主跨實現合龍外,裕民路方向的引橋、主橋面基本完成,部分橋面已經開始罩面施工。在江堤中間的部分,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橋面系施工的收尾和罩面、配套等工程的准備工作。而在連接青梅村東部工業園方向,部分橋面也實現連接。